经典咏流传|知识不冷反热,《经典咏流传》如何突破季播限制?( 二 )


为什么一期不到两分钟的短视频引发的相关话题阅读量能过亿?例如#古人养猫得准备聘礼#、#古人眼中胖橘是猫上猫#等精准地击中当下人们养宠物热的心态 。 古人养猫不是“买猫” , 而是需准备聘礼才能领猫回家 , 这样的故事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 , 黄庭坚《乞猫》中的“闻道狸奴将数子 , 买鱼穿柳聘衔蝉”和陆游《赠猫》中的“盐裹聘狸奴 , 常看戏座隅”等诗句也得以广泛传播 。
【经典咏流传|知识不冷反热,《经典咏流传》如何突破季播限制?】
基于优质的系统化创作 , 《经典冷知识》逐渐成为具有自己独立运营体系的“衍生品” 。 文化类节目的衍生短视频不再是附属品 , 而是具有独特辨识度的系列产品 , 其不仅具有知识娱乐产品的属性 , 更是一种高效的传播载体 , 商业价值也正被逐步挖掘 。 其代表了泛传统文化内容生态呈现出的新景观 , 文化类节目边界和类型的模糊化 , 让产业背后拥有更多想象力 。
在大众与垂直间 ,
找到“冷知识”短视频传播爆点
长视频与短视频应该如何互动?
王铮亮的代表作《时间都去哪儿了》大家耳熟能详 。 在担任经典传唱人之外 , 他来介绍#古人的时间管理方法#也再合适不过了 , 他介绍三国时期董遇发明的“三余读书法”——“冬者岁之余 , 夜者日之余 , 阴雨者时之余也” , 鼓励变“三余”为“四余”“五余”等 , 为自己创造出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 。

作为《经典咏流传》在短视频领域的创新产品 , 《经典冷知识》转化商业流量实现“自给自足” , 与主体节目强大的话题度、嘉宾阵容等形成了良好互动 , 两者之间的流量转化 , 也给予品牌更多流量支持 。
“严肃”知识的趣味化 , 通过寓教于乐的短视频 , 《经典冷知识》发掘IP用户的主动生产价值 , 让年轻人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 更是传统文化知识的主动参与者 。 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主动探索意识强 , 对新兴事物和新兴领域有强烈的兴趣 , 特别是针对传统文化表达垂直化、细分化特征 , 《经典冷知识》尝试以更专业化、碎片化的内容提高网民文化素养 , 从而实现更深刻的社会观照 。 例如观众在看完#古人养猫得准备聘礼#的短视频后 , 也纷纷开始了晒猫吟诗 , 让传统文化的传播更进一步 , 影响力也更广泛 。

官方平台除了具备与用户相联结的作用外 , 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其高专业度的内容完成公共信息的有效表达 。 《经典冷知识》充分认识到这一传播关键 , 在短视频中重视叙述语态的趣味化呈现 , 以大众易于接受的语态 , 讲述能够让人产生共鸣的故事 。 几乎每个短视频中都能看到节目主持人撒贝宁的表情包 , 从主题到细节与主体节目的勾连 , 让知识的传播跳脱出抽象的概念 , 演变为直观化、具像化的视听叙事 , 天然具备病毒式传播的特征 , 也具有了模仿、扩散、再创造的传播基因 。

能够看到 , 在“冷热”间打造多元营销场景:《经典冷知识》的内容表达一方面“冷” , 能激发观众好奇 , 但另一方面又“热” , 与时事热点紧密挂钩 。 这种多元垂直的年轻兴趣圈层叠加 , 也意味着消费者场景的延伸 。 通过社交平台开始关注泛知识领域受众人群背后蕴藏的商业价值 , 开始向上游生产端前进 , 逐步从外部支持转为自给自足 , 也逐渐有了自己单独的冠名商 , 极大促进了衍生栏目内容的长效供给 。
节目可以为广告主有针对性地打造个性化、多元化的营销场景 , 在匹配的场景中演绎商品 。 一些定制类的话题 , 如#核桃早在汉朝传入中国# , 巧妙结合品牌类型与节目风格 , 甚至喊话品牌商“得好好感谢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 。 该话题登陆微博热搜榜的同时 , 也为营销模式开辟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