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张汝京又跳槽,曾创办中芯国际,数次创业成功后辞职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齐鑫
74岁的张汝京仍在不停“折腾” 。 近日 , 有媒体报道 , 称张汝京从青岛芯恩离职 , 加入上海积塔半导体 。
天眼查显示 , 华大半导体为上海积塔半导体母公司 。 5月20日 , 华大半导体员工张超(化名)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证实 , 张汝京确已加盟上海积塔半导体 。
张汝京曾创办知名半导体制造企业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 。 在他的过往经历中 , 很多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74岁张汝京又跳槽,曾创办中芯国际,数次创业成功后辞职
文章图片
张汝京 , 图源:视觉中国
已过古稀之年 , 张汝京却仍没有退休打算 , 此次加盟上海积塔半导体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5月20日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多次致电积塔半导体与青岛芯恩了解相关情况 , 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
事了拂衣去
张汝京一辈子 , 几乎都在跟半导体行业打交道 。 据媒体报道 , 赴美留学后 , 张汝京便进入了全球著名的半导体企业德州仪器工作 。 期间 , 他曾加入集成电路的发明人之一、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杰克·基尔比的团队 。
张汝京在德州仪器一干就是20年 , 曾先后参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晶圆厂的建设 , 由此积累的丰富建厂经验为他后来回国建厂打下基础 。
据媒体报道 , 1998年 , 张汝京回到台湾成立了世大半导体 , 这是他的第一家晶圆代工厂 , 此时的台湾已经有台积电和联电 。 经过几年发展 , 世大半导体成为台湾第三大晶圆厂商 , 但最后却被台积电以50亿美元收购 。
张汝京权衡再三 , 放弃了手中的股票 , 在2000年带着全家来到上海 , 从零开始建厂 。
据媒体报道 , 受到张汝京的感召 , 许多“旧部”也跟随张汝京从头创业 。 仅用13个月 , 张汝京在大陆的第一家晶圆代工厂便建成投产 , 而这家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企业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中芯国际 。
74岁张汝京又跳槽,曾创办中芯国际,数次创业成功后辞职
文章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张汝京的这一举动 , 无疑推动了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 。 然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 , 他却再度陷入与台积电的纠葛 。
2003年12月 , 中芯国际上市进入关键时刻 , 竞争对手台积电突然在美起诉 , 指控中芯国际侵犯其专利权 。 为此 , 中芯国际推迟了上市计划 。
两家官司一打就是6年 , 最终在2009年以中芯国际两次败诉 , 累计赔偿台积电3.75亿美元及10%股份落幕 。 张汝京因此请辞中芯国际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 离开了这家由他一手创办的企业 。
沉寂5年 , 张汝京在66岁时再度启程 , 在上海创办新昇半导体 , 研发生产大硅片 。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显示 , 新昇半导体是中国大陆第一家300mm大硅片公司 , 该公司的成立填补了国内大硅片领域的空白 。
但3年后 , 张汝京第3次离开了自己创办的半导体企业 。 “我也很高兴现在国内缺大硅片的问题开始有了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 那就交给国家来继续做大做强 。 其实我最想做的是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 。 ”张汝京曾表示 。
年近古稀 , 张汝京又来到青岛 , 创办了青岛芯恩 。 据媒体报道 , 期间 , 张汝京提出CIDM模式 , 即共有共享式的IDM 。 在该模式下 , 参与到芯片设计、研发、生产等多个环节的企业不仅可以资源共享 , 也可以减少风险 , 张汝京认为这是“最适合中国的新模式” 。
去年8月 , 青岛芯恩8英寸厂投片成功 , 芯恩是中国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CIDM)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