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诈骗犯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而非过失,这在刑法理论界已成为共识 。但诈骗犯罪的故意仅指直接故意,还是既有直接故意,又有间接故意,近年来争论不断 。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诈骗罪?
铜仁律师解答:
对于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诈骗罪,有两种学说,即“否定说”与“肯定说” 。“否定说”认为诈骗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肯定说”则认为间接故意也可以构成诈骗罪 。
一、间接故意不能构成诈骗罪的理由
“否定说”的理论基点在于:诈骗犯罪中,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均表现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所有权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只有直接故意犯罪中方存在着犯罪目的,间接故意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目的 。“犯罪目的是希望意志的核心,反映着直接故意的心理内容,是直接故意的当然组成部分 。犯罪目的的存在不仅说明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社会危害结果已有认识,而且表明行为人积极追求这种预期有危害结果”;“犯罪目的的产生就意味着直接故意的形成,直接故意的性质是由犯罪目的的性质决定的 。没有犯罪目的,便不可能存在犯罪故意的希望意志,也就不会有直接故意 。犯罪目的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达到的结果的主观反映 。追求犯罪目的的实现,正是希望性故意(直接故意)固有的基本特征 。
二、间接故意能构成诈骗罪的理由
“肯定说”立论的基点在于实践,因为司法实践中大量出现的合同诈骗罪案例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罪过形式就是间接故意,如行为人无履行合同的能力,但通过欺骗手段与对方订立合同,骗取货款 。这种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能力和签约条件,可能给对方造成严重损失却持放任态度,任意与对方签订合同,先行占有对方款项,事后又无履行合同之积极行为,并客观上造成无力归还他人款项之危害后果,主观罪过显属间接故意 。
三、对两种说法的总结
间接故意亦能构成诈骗犯罪,其理由主要在于:1、刑法目的的要求 。刑法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幸福,而非个人的幸福,因此,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之目的无论产生于何时均是非正义的,容忍该种行为,也“有违最大多数人之最大幸福的刑法功利主义总原则” 。2、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的要求 。刑法的谦抑性并不是说刑罚越少越好,而是要求刑罚权的行使应限于必要的干预 。3、实践的要求 。上述行为人事前对自己的履约能力并无把握,抱着侥幸心理或者随机应变的态度,于事中或事后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对此种情况,如果一定要求有直接故意才能构成诈骗犯罪,显然不利于对诈骗犯罪的打击 。
【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诈骗罪 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诈骗犯罪】
- 一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 故意犯罪既遂标准的再思考
- 关于村民小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用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 村民小组能否作为单位犯罪主体
-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故意犯罪认定标准研究
- 故意闪躲不敢对视,可能对你有好感 男生故意装不看你原因
- 抢劫故意杀人罪怎么界定?怎么判刑
- 专科学校可以转专业吗(专科学校能否转专业)
- 北京健康宝弹窗能否自己恢复正常
- 运动能否对缺血性心脏病有好处 缺血性心脏病是怎么样引起的
- 我能要求变更儿子的抚养权吗 孩子的抚养权能否变更
- 如何使用手机qq就可以打开自己的邮箱呢 手机能否打开qq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