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撑死胆大的|建筑设计的基调在哪里?

俗语有云“撑死胆大的 , 饿死胆小的”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经验在当今拼脑力的时代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实用 。 其实自古以来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大都是智勇双全 , 用智慧表达自己和征服别人是一种优雅而有效的战斗方式 。 尤其在文化艺术界 , 例如一些隐喻的细节从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画家列昂纳多·达·芬奇的画作中可以窥见 。
俗语有云“撑死胆大的|建筑设计的基调在哪里?
文章图片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仔细研究这幅画作的时候 , 发现不仅仅有右手握着钱袋的 , 还多出了一只神秘的双手 , 紧紧握着一把尖刀 。
俗语有云“撑死胆大的|建筑设计的基调在哪里?】不仅传统画作中蕴含大量信息 , 许多著名品牌的背后也蕴含着独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 这些深入人心的故事造就了品牌影响力 。
俗语有云“撑死胆大的|建筑设计的基调在哪里?
文章图片
苹果公司产品iPhone4广告
苹果公司在1997年推出的广告中的一段广告词:“致疯狂的人:他们特立独行 , 他们桀骜不驯 , 他们惹是生非 , 他们格格不入 ,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 , 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 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 ”
由此塑造了苹果勇于突破 , 不墨守成规的品牌形象 。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修辞法”的三要素:逻辑、感情、伦理 。 这也是人们在讲故事时候必须要拿捏到的三点 。
俗语有云“撑死胆大的|建筑设计的基调在哪里?
文章图片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三要素
作为建筑从业者 , 讲故事意味着让别人接受并为你的设计买单 , 但建筑的故事不只可以通过口头语言进行表述 , 一张张生动的图纸配合适当的语言方能深入人心 。 为探寻其中的窍门 , 专门采访了“表达专家”建筑师陈伟平 。
从画作中学构图
陈伟平老师先从一张名画跟我谈起 。
其实在《最后的晚餐》中还有一条隐含信息 , 就是它的构图 。 相较其他美术家的版本 , 达芬奇将透视线放在了对角线上 , 在灭点处开了一扇窗户 。 画中人物的姿态更加丰富但不乱 , 而是被水平线和三角形统一起来 。 犹大没有被单独展示 , 而是向后仰处在阴影中 , 这样既暗示了犹大的身份 , 又符合了构图需求 。 这是通过构图讲故事的很经典的例子 。
俗语有云“撑死胆大的|建筑设计的基调在哪里?
文章图片
《最后的晚餐》透视解析图片来源:知乎Ding
建筑师用效果图讲故事
效果图是建筑师表达文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也是我们能讲故事的“有力载体” 。 但每张图总要有个重点 。 当然这个重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 , 比如城市规划 , 整体造型也可以涉及理念的设计亮点 , 最终归结为一个核心 。 建筑师做效果图前问问自己 , 你叙述的这个故事最重要的那个点是什么?
弄明白这个点 , 我们就可以谈谈基调了 。
一个好的项目表达 , 会把所有的调子控制在一个体系中 , 呈现在效果图中就是基调很统一 。 但是这个基调怎么得来?要根据具体的项目类型来判断 。 或是你的汇报对象的喜好 , 或者项目本身自己最重要的那个特点 。
而表达不是孤立的 , 应与设计相辅相成 。
看些反例也可以思考它表达失败的原因 , 说明项目的从设计阶段这个基调就没找到位 。 项目的整体调性其实在设计前期就应当考虑清楚了 。 换句话说 , 效果图的表达不应当是设计后期的产物 , 应当伴随设计的过程一起进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