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入潼关不解平上一句

江河大野犹嫌束 , 山入潼关疑惑平 。这两句的意思是大河在辽阔的原野上奔涌仍嫌受约束 , 潼关往西 , 山山相接 , 峰峦起伏 , 不知什么是平整 。源于谭嗣同《潼关》 。
全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 , 秋风吹散马蹄声 。江河大野犹嫌束 , 山入潼关解不平 。
潼关设在东汉末 , 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 , 隋代南移数里 , 唐武侧天时北迁塬下 , 产生今日潼关城原址 。唐置潼津县 , 明设潼关卫 , 清为潼关县 , 民国时袭之 。
由于潼关位于黄河渡口 , 稳居晋、陕、豫三省要冲 , 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 , 是出入三秦之锁钥 , 因此变成汉末至今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塞北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 , 历来为战略要地 , 有着“畿内首险”、“四镇喉咙”、“百二重关”之誉 。

山入潼关不解平上一句

文章插图
全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 , 秋风吹散马蹄声 。
【山入潼关不解平上一句】江河大野犹嫌束 , 山入潼关解不平 。
鉴赏
《潼关》是一首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 , 该诗是七言绝句 。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就任 , 方式陕西潼关 , 被北方独有的壮美景色所震撼 , 写出此诗 。
点评
梁启超称谭嗣同为:中国为国出血第一士 。
康有为以前那样称赞谭嗣同:挟高士之才 , 负万夫之勇 , 学奥博而文雄伟 , 思长远而仁质厚 , 以天下为己任 , 以救中国为事 , 气猛志锐 。
北京西城区政协主席杜灵欣:做为近代中国为改革变法而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 谭嗣同的观念理论获得后代重视 , 他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也是当下锐意创新、持续改革创新必须的一种精神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