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朱祁钰的生平事迹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

朱祁钰算得上是有为明君,胜过他的同父异母兄长朱祁镇,他临危受命,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换救了大明的命运,巩固了大明江山 。在政治上广开言路,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局面 。

明代宗朱祁钰的生平事迹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

文章插图
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人们习惯称景泰帝,后被尊为明代宗 。
历史有轮回、结局差千里 。靖康之变,宋朝二帝被金国虏走,赵构置国利益于不顾,弃父兄于五国城,觅得和议,最后坐稳江山,得以善终 。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朱祁钰临危即位,在大臣于谦的指挥下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迎回皇兄,最后却迎来夺门之祸,不得善终 。同样的历史,不同的结局,让人看后悲愤不己 。
朱祁钰算得上是有为明君,胜过他的同父异母兄长朱祁镇,他临危受命,重用于谦等人,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换救了大明的命运,巩固了大明江山 。
在政治上广开言路,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使吏治为之一新 。
军事上重整军备、稳定北疆、重用王翱、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 。经济上减免税负,赈济灾民,治理水患,安抚流民,厉行节俭,重视农桑事务,倾力发展经济 。
文化上效仿明成祖编《永乐大典》,编制地理从书《寰宇通志》 。
景泰年间,明朝生产一种“铜胎掐丝法琅”的瓷铜工艺品叫景泰蓝,畅销世界各国,成为中国的一种美好象征 。
本与皇位无关,耐何时势弄人,临危被举为皇帝,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挽救了大明江山 。
朱祁钰的出身不好,他的母亲吴贤妃身份比较低贱,原本是汉王朱高煦府中的一个侍女,明宣宗朱瞻基亲征朱高煦后,汉王府女眷充宫为奴 。
在回北京途中,因其长的漂亮,被朱瞻基看上,但因其是罪人身份,无法被入宫被封为嫔妃,朱瞻基把她置在宫外的一处宅院里 。
后来这位侍女生下子朱祁钰,母凭子贵,侍女也被封为“贤妃”,但还是带着儿子生活在宫外 。
朱膽基病重时,命人把她们母子被接到宫里,托付给张太后照看,朱瞻基死后,朱祁镇登基为帝,封朱祁钰为郕王 。因此朱祁钰这样一个身份,是根本无缘与帝王的 。
明英宗朱祁镇小着时候待朱祁钰非常好,经常照顾他,大了之后也没按照祖制让他到外面就藩,离开北京亲征时还让他监国,说明朱祁镇在心理压根就没有想朱祁钰有一天会代替他 。
“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的消息一传到北京,大明朝廷上下象炸了锅,一下子慌作一团 。后宫中孙太后无主义,钱皇后先是一股脑儿给瓦刺也先送钱,后来只知道哭求菩萨保佑 。
朝中大臣们竟然有很多人附议“南迁”,而提出这个“南迁”建议的就是奸邪小人徐珵 。
面对乱轰轰的局面,兵部侍郎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 。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这才把朝局压住,但因这句话徐有贞从此把于谦恨上 。
为断掉瓦刺也先勒索明朝幻想,于谦向孙太后提议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全力抗击瓦刺也先入侵,打赢“北京保卫战” 。
孙太后同意立朱祁钰为帝,但也立朱祁镇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这为后来的事情打下伏笔,就这样朱祁钰被于谦举上了皇帝之位 。
朱祁钰刚开始不愿意当皇帝,不敢往龙椅上坐,是于谦把他扶上去的,后来面对朝臣们群殴王振余党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的场面,吓得惊慌失措,几次想起身跳跑,也是被于谦强拉住的 。
后来在于谦的精心组织和全力指挥下,明朝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挽救了大明的命运 。
权力是毒药,朱祁钰眷恋皇位,囚禁朱祁镇于南宫,易换太子,然天不假人,最后惨遭“夺门之变” 。
明朝打败瓦刺也先的进攻后,也先见捞不到什么好处,便开始以朱祁镇为筹码与明朝和谈,这时有大臣们建议迎回朱祁镇 。
可权力一旦得到手,想在放下来就难了,这个时候朱祁钰偿到了当皇帝的甜头,便不想把朱祁镇再接回来,听到大臣们的建议后很不高兴,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
也就是说我当时不想当这个皇帝,几番推让,是你们逼着我登上大位的 。最后还是于谦一句“天位已定,宁有复他”,朱祁钰这才勉强同意接回朱祁镇 。
后来,也先在谈中什么好处都没捞到,明朝又迟迟不接朱祁镇,朱祁镇在手中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最后只好提出白送回,朱祁钰这才派杨善等人前去查探消息 。
可谁知杨善到了之后一番口舌之辩,竟直接把朱祁镇接回来了,朱祁钰心中十分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派了一顶小轿和两匹马把朱祁镇接回了北京 。
朱祁镇回到北京后,兄弟相见泪眼涟涟,朱祁镇这时倒也没提什么要求,仍作太上皇,带着皇后嫔妃住进了南宫,安心在里面生起孩子来 。
朱祁钰则在不同,虽说皇位暂时没有危险,朝政也被于谦、王直等一帮大臣弄得有声有色,但太上皇的现实存在成了他的心病 。
于是朱祁钰下令禁示任何朝臣到南宫探视,派锦衣卫监守巡逻,中间还发生了太监阮浪案 。
为再防意外就把南宫大门的门锁灌铅,只在门上留一个小洞递送物资,并且物资送的也不是很及时,钱皇后不得不拿随物品换点食物 。
为防止有人爬树翻墙进去,还下令砍了南宫周围的树木 。
景泰三年,朱祁钰又动了换太子的心思,他的皇后汪皇后极力反对他这样作,朱祁钰便废了汪皇后 。又开始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臣们刚始反对,朱祁钰便向大臣们行贿,最终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
可“天不假人”,第二年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便有病死了,这对朱祁钰打击很大 。后来朱祁钰又在床上使劲努想再生出个儿,可越努力越生不出来,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把身体也拖跨了得了重病 。
这时候朝臣们便开始有了议论,有人提议复立太子朱见深,有人提议迎立外藩,也有提议还政于太上皇 。
这时奸邪之辈也在动了心思,石亨(将军,有兵权)、曹吉祥(太监,掌握锦衣卫)和徐有贞(文臣,有心机谋略)便凑到了一起,为争得拥立之功阴谋发动了“夺门之变”,迎立太上皇朱祁镇复位 。
朱祁镇复位后徐有贞提议杀于谦,朱祁镇刚开始不想杀于谦,说于谦有功,但徐有贞说不杀于谦夺门无理由,就这样一代英雄如岳飞一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杀,空留下《石灰吟》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朱祁镇刚开始忙乎着复位竟把朱祁钰忘了,十多天后才想起,结果造成二帝并立局面,慌忙取消朱祁钰帝号 。二十天后朱祁钰病死(一说是被勒死),死时才二十八岁 。
死后朱祁镇对朱祁钰恨之入骨,他下诏指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赐给个谥号“戾”,捣毁其寿陵,按亲王礼葬于西山 。
【明代宗朱祁钰的生平事迹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直到侄子朱见深当皇帝十一年后才能给他恢复帝号,改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到南明时期才被尊称为“明代宗” 。
从这里我们看出,帝位之争是你死我活的,不存在任何幻想,自打朱祁钰当上皇帝,他和朱祁镇之间便是死结,即使朱祁钰让出了皇位也必然遭猜忌,除非朱祁镇死掉 。
从另一方面讲,朱祁钰的皇位始终不稳,大臣们一直有人心怀太上皇,一有风吹草动便会跳出来 。其实“夺门之变”非常容易,朱祁镇也是只坐等到了这一天,甚至有点没想到,朱祁钰若是有明成祖朱棣的毒辣手段,也不会落得这样的结果 。
于谦太过于正直,一心为公,只为天下,明宣宗朱瞻基就说他是“只为天下,不为朱家”,可以说在当初拥立朱祁钰为帝之时,便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心,因此不肖于用任何权力阴谋手段,来维护他的利益,也不愿参与朱祁钰的皇权争斗,否则他完全有能力灭掉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一伙,他是坐等灾难来临却无动于衷 。
朱祁钰辩人不明,于谦不肖与小人为过,“南迁”提议者徐珵(徐有贞)只是换了个名字,便又能挤进了朝堂,还被委以重任,等把一颗炸弹放在身边 。
石亨本就是不良之辈,于谦却始终将他委以重任,最后反被咬一口 。明朝太监本是皇帝抗衡大臣的力量,手握锦衣卫、东厂势力,十分忠于皇帝,朱祁钰却没有牢牢把曹吉祥抓到手里,反而使太监反叛皇上,这在明帝中比较罕见 。
最后再说一句,当朱祁钰听到起大朝的鼓声时问了身边太监一句话:“这是于谦吗?”,身边太监说是太上皇,朱祁钰说:“哥哥好!好!” 。对这句话后来有很多种解释,一种是说朱祁钰自嘲,表示哥哥最终还是跳出来了 。
一种说法是朱祁钰对于谦的不信任,害怕于谦篡位,当听说是太上皇时便觉得天下还是姓朱的,因此说好 。
我倾向于第一种说法,是朱祁钰的自嘲与无奈,问是于谦吗?是因于谦是首辅,是景泰一朝的群臣首领,除了皇帝只有他能敲起大朝的大鼓,当听是太上皇时,知道自己防了一辈子的哥哥最终还是出来了,知道一切都没了,自嘲的说了声“哥哥好!” 。
朱祁钰肯定也会对于谦不满,甚至忌惮,但他知道于谦不权臣,不会乱国 。只是不满于谦一心为国,只谈公事,不愿与他一起合谋害死太上皇 。
因此,在一些私心事上宁愿于石亨交谈,也不愿与于谦讨论,这就是为啥在最后病时让石亨呆在身边的原因,才使石亨观察到自己病重,引起石亨争立拥戴之功的念欲,导致“夺门之变”惨祸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