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点LatePost”也曾报道 , 2016年腾讯在与优酷争夺《如懿传》时 , 双方协商各出 6 亿元拿下这部剧的双平台播放权 , 但最终被腾讯溢价一个亿抢下了独播权 。
砸巨资抢热门剧版权 , 捧流量明星 , 也将长视频平台送入了持续亏损的深坑 , 在过去多年 , 流量小生高片酬是常态 。
根据早前的媒体报道资料显示 , 一些一线流量艺人一部戏的片酬高达8000万到1亿 。 《如懿传》两位男女主片酬加起来高达1.5亿 , 郑爽通过阴阳合同在《倩女幽魂》中获得高达1.6亿片酬 , 2016年 , 杨颖主演的《孤芳不自赏》 , 被大众称为“演技不够 , 抠图来凑” , 但也轻松获得8000万的片酬 。
当然也不能说是都是亏本赚吆喝 , 平台更在意的是热门流量剧对会员用户的拉新作用 。 早前曾有数据显示 , 《延禧攻略》曾给爱奇艺带来1200万的会员增量 , 腾讯独播的《扶摇》、《如懿传》也累计实现1700万会员增长 。 会员用户数能形成复购 , 是长视频平台最为看重的一个指标之一 。
对比国内长视频与奈飞 , 同样的会员模式 , 却又有不同的估值与盈利前景 , 原因在于国内的长视频平台更加注重「大IP+流量演员」的内容模式 , 而非真正的能经得起岁月沉淀的价值型内容 。
众所周知 , 短视频正在蚕食长视频的用户时长 。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截至2021年12月 , 短视频用户规模9.34亿人 , 使用率90.5% 。 预计截至2022年12月 , 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9.85亿人 , 使用率将达92.4% 。
另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发布《2021年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 , 短视频成为用户碎片化时间的黏合剂 , “晚上睡觉前”观看的用户占比上升最快 , 2021年升至61.3%;20.7%的短视频用户选择在“看电视时”看短视频 。
这意味着短视频正在侵蚀原本属于长视频的核心时间段 。 与此同时 , 由于长视频平台流量影视剧当道 , 看的人少了 , 会员用户数增长也不乐观 。 当增量空间受限 , 挖掘存量、通过会员涨价来保持营收的增长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 。
面对短视频平台对用户时长的侵蚀危机 , 奈飞也难幸免 。 奈飞在去年随第二季度财报发布的股东公开信中 , 也开始提到了TikTok , 并将其视为需要认真对待的竞争对手 。
长视频为何打不过短视频?
短视频打败长视频的逻辑有几点 , 其一是短视频算法更先进 , 其二是产品模式与内容模式的胜出 , 刷屏的信息流模式与更短的内容更适合移动场景下的观看 , 其三是免费 。
笔者曾经在《长视频干不过短视频的底层逻辑》一文中有说道 , 当算法机制已成为短视频平台抢夺用户时长的重要竞争力与标配之时 , 算法并没有被长视频平台列为当前的重要的平台竞争标配 。 相对于短视频产品通过算法对消费者进行内容精准投喂 , 长视频依然保持着传统货架型的消费方式 , 这种模式的短板在于 , 它让用户做选择 , 但问题的关键是 , 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看什么 。
如果用户不知道自己要看什么的时候 ,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推送内容 , 不让用户做选择 。 其实这句话是乔布斯说的: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 直到你展示给他们为止 。
张一鸣对乔布斯这句话理解的很深刻 。 抖音即刷既有、千人千面的信息流推荐产品 , 首页即内容的中心化入口设计 , 产品逻辑不让用户选择 , 而是主动推送 , 用户对于下一个内容是不可预知的 , 不可预知才会有期待 。 平台也在这种算法机制中越来越懂用户 。
- 半导体整体短缺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
- Java|新手做自媒体什么时间发布视频好?播放量高?容易上热门?收益高?
-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竟然私自给用户开通六条宽带,持续扣费
-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甘肃庆阳的风光电这几年得到了大力发展|咩~数羊用上了大数据!“东数西算”给老区打开数字经济新赛道
- 短视频|买手机还是高配的好,买这三款iPhone手机,使用流畅还更省钱!
- 华为|五一小长假本地游成主旋律:为什么说华为Freebuds 4E是短途游神器
- 今天|ayaneo发布oled掌机air真机实拍视频
- 以往的USB线因为命名太过复杂|club3d推出多款usbc线,8k60视频、240w供电
- 旅游|五一假第1天兵马俑景区俑比游客多!网友晒视频:停车场都空了
- 淘宝客还可以这样子玩,分享4个案例,给大家不一样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