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鸟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潜鸟的特点

【潜鸟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潜鸟的特点】潜鸟目潜鸟科,身型较大,体重2千克上下 。头黑色,冬羽暗灰色,前颈和颈侧黑色,并具绿色或紫色金属质感,肩、背具白色块斑,胸腹部白色 。每次生卵2~3枚,雌雄性轮流孵卵,孵化期为30天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冬天南迁时抵达我国沿海一带过冬,栖居于海洋 。

潜鸟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潜鸟的特点

文章插图
潜鸟的形态特征是
大型游禽,体形适于深潜,雌雄同色 。羽衣厚而致密 。腿强劲有力,位置后退,跗踱侧扁,外露无羽,深潜时减少阻力,蹼足,后趾简短,位稍高 。尾羽18-20枚,短而硬,隐于尾覆羽下,在水面活动时保持稳定 。鼻腔间隙状,具有可开闭的革质膜 。翅小又尖,善翱翔,多数类型在换羽时飞羽一次性脱落,丧失航行能力 。繁育于北半球北边,向北达北极圈附近的淡水湖岸、海湾,冬天栖居在温暖地区的海边、湖泊等地 。浮游时身体沉入水中,只有喙和眼外露水面 。关键食物是小型鱼类、两栖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及水生昆虫,只摄食活的动物,也食少量植物 。
潜鸟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潜鸟的特点

文章插图
潜鸟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潜鸟几乎全为 水栖性,能在水下游很远距离,并能从水面下潜到60米(200呎)深处 。一般独栖或成对生活,但有些种,特别是黑喉潜鸟(G. arctica),则成群过冬或迁移 。潜鸟鸣音有特色,包含喉声和怪异的悲鸣声,因此在北美称为「笨鸟」 。卵有色斑,呈橄榄褐色 。双亲分摊孵卵工作 。雏鸟约在30日内孵化,其绒羽一乾即随双亲进到水里 。尽管潜鸟擅于航行,但除身型小的红喉潜鸟外,都需有宽阔的水面才能起飞 。因此除红喉潜鸟外,仅分布在大湖 。北美最多的潜鸟是一般潜鸟(G. immer, 即北方大潜鸟);欧亚大陆的潜鸟是黄嘴潜鸟(G. adamsii) 。红喉潜鸟和黑喉潜鸟事实上分布在极圈周边 。黑喉潜鸟在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