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脉脉:不聊职场八卦,就不是好的招聘软件( 二 )


不少互联网大厂震动全网的事件 , 最早的信源都来自于脉脉职言匿名区 。 而且传播力之强 , 超过很多大厂危机公关的想象 。 甚至让企业蒙受负面影响 , 市值大跌 。
除了爆料公司大瓜以外 , 职言匿名区也是个很好交流场所 , 可以探讨在公司明令禁止的事情 , 比如薪水待遇 。
“试用期是否大于6个月?”、“试用期工资比例是否小于80%?”、“有没有年终奖?”、“年终奖比例是多少?”、“公司是否存在996/加班/大小周?”、“加班给不给加班费?”等诸如此类的信息在脉脉职言匿名区永远是最火热的话题 。
而各类匿名用户在脉脉爆料各公司的招聘、福利、裁员等信息 , 被求职者拿来参考 。 甚至用户还根据风评最差的几家公司 , 列出详细名单 , 告诫实习生千万不要去 。
这让脉脉从某种程度比天眼查之类的的网站还要火 , 犹豫不知道该选择哪个offer的职场人 , 下意识便会登陆脉脉去搜索该公司的情况 , 看有没有“前辈”帮自己避过雷 。
看似“小打小闹”的求职背调领域 , 却支撑起脉脉一半的流量 。 也让脉脉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可能 , 于是脉脉将原来的“职得去”榜单升级 , 推出“先看点评 , 再找工作”的“公司点评”板块 。 将招聘“主业”权重下降 , 点评“副业”成了新核心 。
甚至连宣传语都变成:先看点评 , 再找工作 。

但众多的点评网站共有的通病 , 脉脉也逃不掉:各种水军、不客观、宣泄情绪、甚至谣言在“公司点评”板块大量出现 。 很多被原公司开除的用户 , 凭借匿名保护 , 肆无忌惮攻击前公司 , 利用弱势群体的同情给企业带来恶劣影响 。
各种负面新闻也让脉脉加强对公司点评板块的管理和审核:“制定好规则和机制 , 引导用户理性而负责任地发言;强化身份认证 , 目前只开放给现任于前任员工对企业点评 。 ”
第二内网 , 大厂公敌脉脉上或真或假、或冷静分析、或冲动宣泄的信源 , 影响力可能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
ofo贪腐、B站小姐姐事件、拼多多员工猝死、互联网公司集体裁员等众多大事件 , 都陆续从脉脉爆出 , 甚至只花了半个小时的功夫就登顶微博热搜 , 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 。
这个互联网从业者八卦吐槽的“第二内网” , 也成了令大厂公关头疼的“互联网公敌” 。
因为职言区的“口无遮拦” , 脉脉已经接连吃官司 。 据天眼查显示 , 脉脉App主体公司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累计司法风险192例 , 其中网络侵权责任纠纷40例、名誉权纠纷14例、不正当竞争纠纷9例、商业诋毁纠纷3例……百度、Boss直聘、B站等关联公司都先后将脉脉告上法庭 。

(来源:天眼查)
不光是起诉 , 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避免不实信息、恶意信息 , 纷纷在脉脉上注册了企业号 。 但不是用来招聘 , 只是单纯用官方身份回应外界质疑、破除不实传言 。
从某种程度来讲 , 也算是脉脉另类的拉新促活 。
匿名留言 , 越来越成为一把双刃剑 。 虽然能帮助脉脉活跃社区 , 增加了用户数量和粘性;但更多的还是有恃无恐的宣泄 , 靠打工人的身份获得共情 , 肆无忌惮攻击公司 。
脉脉也成为高风险爆发地 , 不但影响品牌形象 , 更是让自己站在用户和大厂之间 。 犹如走钢丝 , 一言一行都可能令双方不满 。
左右摇摆的脉脉 , 至今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突围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