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首创殿试的创造者是哪位皇帝

科举史上的殿试由武则天首创,具体时间在公元690年二月,那时候,武则天大权在握,准备在当年9月份称帝 。可是李唐宗室众多子弟,以及忠于李唐的众多大臣都反对她,她决定亲自选拔一批忠于自己的后备干部 。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首创殿试的创造者是哪位皇帝

文章插图
殿试这种考试是否多此一举?皇帝们不废除反加强,有何玄机?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叫殿试,是由皇帝亲自拟题进行考试,重头戏是决出头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然后披红挂彩,骑马游街,无限风光,令人神往!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殿试这一级的考试,从许多方面看都有点多余,完全可以废除,却因为某种原因,后世皇帝们对它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推崇 。
一、殿试的产生:武则天的“随意性”与赵匡胤的“必要性” 科举史上的殿试由武则天首创,具体时间在公元690年二月 。
那时候,武则天大权在握,准备在当年9月份称帝 。可是李唐宗室众多子弟,以及忠于李唐的众多大臣都反对她,她决定亲自选拔一批忠于自己的后备干部,于是有了在神都洛阳紫微城的第一次殿试 。
据《新唐书》记载,当时到洛阳参加殿试的考生达万人,考试持续了好几天 。
但有一点,武则天的殿试随意性大,她并不想每年的科考都来一次殿试,并形成制度,而是有需要就来一次,没需要就算了 。
武则天之后的唐朝皇帝,与武则天的做法差不多,所以殿试在唐朝始终没能制度化 。
北宋初期,赵匡胤大刀阔斧地改革,在多个领域破旧立新,但他在开科取士时,对殿试这一级考试也不重视,更没有将殿试制度化的意愿 。直到公元97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
公元973年3月,科举考试结束,考生徐士廉对录取结果不满,重击皇宫门外的登闻鼓,向赵匡胤告状,说主考官李昉“用情取舍”,存在舞弊行为,要求殿试 。
赵匡胤本就怀疑李昐有私,于是下令在落第士子中选195人,加上已考取的36人,一共231人重考 。
结果,原来录取的36名士子中有10人落榜,原来落榜的195名士子中有101人上榜,徐士廉也在上榜之列 。这说明前面的录取的确存在问题 。
赵匡胤一怒而撤除李昉翰林学士之职,贬为太常少卿,并高调宣布:今后每次科举考试都要加上殿试这一环节,以防止考官作弊 。
于是乎,殿试被制度化了,宋朝的科举考试由原来的二级变成了三级:解试、会试、殿试 。
其实,李昉案最节省成本的解决方式是:选一个好的主考官,就行了,将殿试制度化没有必要 。可是赵匡胤不这么想,他硬是把殿试变成了一种必要 。
那么,接下来的明朝与清朝,会不会像赵匡胤这样重视殿试呢?
二、明清两代殿试制度的加强 明清时期,科举制由三级升为四级: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殿试这一级考试继承了赵匡胤的做法,并有所加强 。
殿试考试的时间只有一天,考试内容主要是策问,策问并不简单,既考知识,更考见识 。比如朱元璋在公元1391年3月的策问中,表达了他的苦恼:
“少壮尽行,内骚华夏,外戍八荒 。牝马胎驹于行伍,旌旗连岁于边陲……今欲罢乘机,绝远戍,垂衣以治 。又恐蛮貊生齿之?不数十年后为中国患 。”
意思是说,常年的边境战争,使得少壮都充实了行伍,损害了民力,影响到农业生产 。朱元璋问考生们,他想罢战,又怕罢战后边境敌人得以喘息而发展壮大,该如何做?
有个叫黄观的考生给出的战略是: “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于其来则拒之,去则追之 。”深得朱元璋赏识,当即点黄观为状元 。
殿试的阅卷颇有特色,由8位阅卷官阅卷,但不是每人阅八分之一,而是每人阅全部 。阅后在试卷上判出等级,一共五个等级:"○"、"△"、"\"、"1"、"×" 。
最后,将得“○”最多的10本呈给皇上,皇上从中选出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
殿试不是淘汰性考试,而是区分等级的考试,分为三等,也叫三甲 。第一甲即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第二甲取总人数的1/3,称"进士出身";余下者则为第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
一般而言,一甲三人当场授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第二、三甲的进士就远不如一甲了,需要再考一次后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
总之,明清时期,殿试这一级考试已经非常完备,且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
三、为什么殿试这样的麻烦事,皇帝们越来越喜欢 其实,从程序上讲,从节省成本的角度讲,殿试是可以废除的 。毕竟每一级的考试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量行政资源 。
再说了,殿试在武则天之前,根本没有;武则天至赵匡胤之间这段时间,非常随意,皇帝们想搞就搞,不想搞就不搞,这都没影响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 。
另外,若从皇帝的工作量上讲,恐怕也没有哪个皇帝真心想惹这个麻烦,给自己增加工作量 。
所以说,殿试的确有“多此一举”之嫌 。但为什么从宋到明,从明到清,皇帝们越来越喜欢殿试呢?
主要原因要从武则天、赵匡胤身上找 。武则天当初创立殿试,是为了削弱李唐势力而加强皇权,赵匡胤将殿试制度化,是为了防止高官行私舞弊,拉帮结派,依然是为了加强皇权 。
宋朝文学家岳珂在他的作品《桯史?天子门生》中,用“天子门生”一词,将殿试的目的表达得淋漓尽致 。
所谓“天子门生”,其真实涵义是指,如果没有殿试,那些上榜的进士们便是主考官的门生,今后会听主考官的话,忠于主考官;
如果有殿试,那些上榜的进士们便是皇帝的门生,今后只会听皇帝的话,忠于皇帝 。说白了,殿试就是皇帝在与高官和权臣们在争夺人才的主宰权,也即加强皇权 。
既然殿试承载着这样的使命,有着这样的作用,那么,明清的皇帝们又怎会舍弃呢?
不管它有多麻烦,都要参与其中,这就像上战场必须穿铠甲,疫情期间出门戴口罩一样,它是必要的麻烦,是能确保自己安全的麻烦 。
再说了,明清两朝是中国皇权加强至巅峰的时代,明朝的锦衣卫与东西厂,清朝的军机处,都说明了皇帝对大臣专权的全面防范,就跟铁桶似的,一丝缝隙都不留 。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首创殿试的创造者是哪位皇帝】那么,既然在政治上都大大加强了,在科举上能放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