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掌上青岛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7日讯 今年是“科学”号科考船交付中国科学院...|十年十次跨越赤道,从“科学”号看我国深海科考( 四 )


“我未来的梦想是在深海建立一个光谱学的实验室 。 不仅仅使用拉曼光谱技术 , 而且要把更多的光谱技术都用于深海海底 。 只需要一束光打出去 , 就可以得到需要的信息 。 ”张鑫说 。
不断刷新深海认知 , 得到国际高度关注
在“科学”号历次跨赤道航次中 , 科考内容计划丰富、各有侧重 。 例如 , “科学”号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共享航次时 , 科研人员既对成功构建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进行了升级维护 , 也开展了大面站观测及走航海流与气象观测等 。 综合来看 , 依托“科学”号科考船和“发现”号等先进装备 , 科研人员还在西太平洋热液、冷泉、海山等深海环境中采集到大量海洋样品 , 其发现和研究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
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1549米水深的紫柳珊瑚 , 高约33厘米 , 呈扇状、紫色亮丽;发现于卡罗琳海山888-980米岩石底的镖毛鳞虫 , 体覆闪亮金色鱼叉状刚毛 , 犹如“黄金战甲”……深海中生存着众多海洋生物 , 许多新种在“科学”号首次发现之前都是难以想象的 。 目前 , 中科院海洋所基于其发现和采集 , 建成了我国迄今样品量最大、物种数最多的深海大型生物样品库和唯一深海大型化能营养生物活体库 , 促进我国深海海洋生物分类与多样性研究居国际前列 。
本文转自:掌上青岛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7日讯 今年是“科学”号科考船交付中国科学院...|十年十次跨越赤道,从“科学”号看我国深海科考
文章图片
三只不同大小的捕蝇草海葵和单体的长茎海绵共生在一起
近年来 , 科研人员还利用“科学”号获得的大量海洋数据、样品 , 开展系统性研究 , 通过科研获得了一系列新发现、新认知 , 并在悄无声息之处影响着普通人生活 。 例如 , 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王凡团队 , 基于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数据 , 在国际上首次把西太平洋暖池的三维热盐结构刻画出来 , 阐明了暖池温盐变异引起的气候效应 , 并发展出新型气候变化预报系统 , 提高了我国对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报能力 , 为天气预报提供了新的工具 。
“印太交汇区资源环境效应是全球科学界关注的难点和热点 , 存在一系列重要且未解的前沿科学问题 。 在西太平洋持续开展科考研究的同时 , 我们也聚焦和关注印太交汇区的重大科学问题 。 ”王凡表示 , 他们正通过主导发起“印太交汇区多圈层相互作用”国际大科学计划 , 开展“跨圈层、跨领域、跨学科”综合研究 , 解决未知关键科学问题 。
应该说 , 如今众多科考船跨越赤道早已不是问题 , 但能够像“科学”号一样实现深海探测“下得去、看得清、采得上、测得准”等目标 , 才真正标志着海洋科考能力的提高和水平的跨越 。 借助于“科学”号这一大国重器 , 科研人员跨越赤道、走向深海 , 不断扩展着对西太平洋海域的认知水平 。 在国际社会 , “科学”号跨越赤道的海洋科考也受到高度关注 , 其中 , 《自然》期刊将“科学”号在西太平洋的科学考察 , 赞誉为“郑和下西洋600年后又一壮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