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百万UP主,如何体面「恰饭」?|了不起的创变者( 二 )


什么才是优质的内容?2017年 , 还在读大三的Tim , 接到了英雄联盟宣传片的拍摄任务 。 彼时 , 仅有4个人的小团队没有任何经验 。 在租不起专业设备 , 只有一台松下GH5的情况 , 他们要马不停蹄地去到五个城市轮番拍摄 。 “当时什么都不懂 , 非常焦虑 , 还要在甲方面前装懂 , 那个样子真的很滑稽 。 最终视频改了几十版 , 但我们都挺过来了 。 ”Tim回忆道 。 大学毕业回国后 , Tim靠着一台C300MarkII和之前“恰饭”攒下的6万块钱 , 踏上了创业之路 。 频道成立初期 , 他选错了赛道——生鲜电商 。 团队想靠卖桃子赚钱 , 结果因为缺乏经验亏得血本无归 。 兜兜转转之后 , 他还是决定回归内容本身来寻求商业变现 。 靠内容变现 , 必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自己想要的内容 , 与甲方想要的内容之间 , 寻求完美的平衡?这个无解的问题 , 给毕业就创业的Tim , 带来了长达两年的焦虑——当无法判断产出的商业化内容是是否良性内容时 , 这个以内容质量著称的团队 , 掉进了自我质疑与产能枯竭的漩涡 。 “因为粉丝讨厌的不是广告 , 而是(博主)是否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去呈现这个广告 。 过多‘恰饭’只会带来产能的枯竭 , 因为每一次‘恰饭’后 , 你都会想用更好的原创内容去冲掉负面影响 。 ”Tim最无法接受的评论是 , 总有人打着老粉的名义说“他变了” 。 2018年 , OPPO邀请影视飓风去中国香港拍摄的“发现夜的美” 。 在那支vlog里 , Tim和团队探访了开店17年、至今还在掌勺的米其林餐厅老板 , 用手机拍摄下了老板在后厨忙碌的身影 。 那张带有岁月和烟火气的黑白照片 , 道出了一个颇有味道的香港故事 。 那时 , 他才隐约感受到:商业化的内容也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 在标准上 , Tim心中逐渐有了一座自己的金字塔——最基本的是甲方是否满意;其次是自己是否满意;最高要求是粉丝是否满意 。 但究竟什么是好的内容?这仍然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 B站百万UP主,如何体面「恰饭」?|了不起的创变者
文章图片
父亲告诉他 , 不要找投资人 , 融资只能解决短期的资金焦虑 , 代价却可能是自由和掌控感的缺失 。 而对于内容创作者 , 这恰恰是产出优质内容的基础要素 。 观看了无数视频、进行了千百次自我拷问后 , Tim终于总结出一套“HKR理论”:快乐属性Happiness , 知识属性Knowledge , 以及共鸣属性Resonance 。 在他看来 , 好的内容往往具备其中一项或多项 。 而这样的自我要求 , 也终结了他和团队自我质疑的精神状态 , 也化解了对于商业变现的焦虑 。 2019年1月 , 影视飓风迎来了20万粉丝的重大节点 。 Tim做了一期揭秘频道收入的选题《二十万粉丝的频道收入有多少?自媒体商业模式大揭秘》 , 成为最早一批公布自己收入的UP主 。 他开放提到 , 影视飓风已经摸索出了一个足够健康的盈利模式:频道内商业合作(25%)、TVC拍摄服务(50%)以及电商产品销售(25%) , 三足鼎立 。 写这期脚本时 , Tim也发现:自己讲的不只是收入问题 , 而是整个团队、自媒体变现和各种矛盾产生的结果 。 稿件逐渐变得感性 , 正是这样的感性打动了观众 。 最后 , 这期视频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大爆款——视频发出后 , 粉丝迅速达到40万 , 翻了一番 。 HKR理论 , 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 B站百万UP主,如何体面「恰饭」?|了不起的创变者
文章图片
量化讲故事的能力策划《上升:我们一起飞上3万米高空》时 , Tim不断把自己放回当时的场景里 , 拷问自己:是成功激动人心吗?不是 , 是当他看到自己身边的伙伴奔向着陆点、欢呼、狂喜的时候 , 和他们一起亲眼见证梦想实现的过程 , 才是这整件事情最真实的最大的价值 。 于是 , 整个团队一起追寻梦想 , 成了视频的叙述重点 。 如果满分是100 , Tim评判自己的叙事能力只有50-60分 , 这样的自我评价比起外界低太多 , 原因是他始终在以电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 在他看来 , 真正的大师可以用画面和氛围去引导观众 , 用独白调动观众情绪的手法并不高明 。 但囿于自媒体属性 , 这是他目前能达到的最优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