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涌向」欧洲:新淘金热、Web 3、创业绿洲( 二 )

全球资本?「涌向」欧洲:新淘金热、Web 3、创业绿洲
文章图片
失去的十年2010年对欧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 这一年的8月10日 , 欧洲最知名的科技公司Skype提交了IPO申请 。 但华尔街似乎对它并不感兴趣 。 这家即时聊天软件公司的成长轨迹基本概括了欧洲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早年境遇:Skype两度易手 , 命途多舛 , 但到终局也很难突破美国科技巨头的紧密封锁 。 上市的计划最终草草收场 。 除了其本身较低的利润率外 , 当时大部分的市场共识认为 , 在即将拉开序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 Skype还将面临来自谷歌和苹果的严重竞争威胁 。 仅此一项就足以让华尔街与之保持距离 。 次年 , Skype被以8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微软 , 这也是后者有史以来的最大一笔收购 。 回头来看同一时期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 , 这是独属他们的美好时光 。 2010年中国的新经济公司再一次扎堆美股上市 , 如优酷与当当网同天登录纽交所 , 创下不俗涨幅 , 而之后的一周内还有4家中国企业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 。 与欧洲相比中国的优势巨大:庞大的人口基数 , 统一的语言 , 以及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等等 。 在过去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是互联网行业最好的试验场 , 而欧洲有太多掣肘 。 总部位于伦敦的外卖平台公司Deliveroo成立于2012年 , 几乎和美团在同一时间开展外卖配送业务 。 但是到2018年 , 美团IPO时已经达到了约600亿美元的市值 , 而它的这家对标公司估值仅不到40亿 。 德国问答平台Gutefrage是另一个很好的例证 。 它比知乎的创立时间更是前推了4年 。 这家公司成立之后仅专注于德国本土市场 , 用户规模最大时也仅在三百万左右徘徊 。 按照2017年到2018年左右的节点看 , 中国的知乎用掉和Gutefrage相同的时间 , 换来了超过了1个亿的中国本土注册用户 。 而Gutefrage的2017年到2018年用户增长基本停滞 , 同时美国问答平台鼻祖Quora推出德语版 , 凭借庞大的资金强势入侵德国市场 。 Gutefrage在用户的叛逃中迅速溃败 。 在互联网时代 , 欧洲ToC的创业公司大多小而美 , 很难真正意义上做大 。 一定程度上由于欧洲本土的可投标的有限 , 许多当地风投基金一直在寻求跨国经营 。 典型的例子包括IndexVenture , 它在2010年以后开始活跃的海外扩张 , 除了成功支持了欧洲一众金融科技公司以外 , 还投资了美国免佣金证券交易平台Robinhood等在内的美国企业 。 比如凯辉基金投资的知名案例除了本土项目外还包括Chime(美国高估值金融科技独角兽)、Facily(巴西增长最快的电商平台)、以及FinAccel(印尼体量最大、发展最快的BNPL平台)等 。 根据一份2020年英国脱欧之前的统计 , 90%的欧洲投资公司在其本国以外设有办公室 , 51%在欧盟以外设有办公室 。 相比之下 , 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中只有29%拥有国际业务 。 投资人们不看好欧洲似乎是必然的 。 除了本身的地缘问题外 , 这还关乎于风险资本的底层话语体系 。 曾经的东南亚热时 , 投资人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东南亚有6.6亿的新增移动互联网用户 , 中国或美国成熟的模式将在那里野蛮生长 。 ”而当他们又看向非洲时 , 则会讨论非洲的下一个十亿人上网将带来多大的想象力 。 但在欧洲 , 投资人们看到了这个市场已经为Meta、亚马逊以及Google各贡献了至少四分之一的收入 。 在C端的市场 , 欧洲创业公司还在面临比新兴经济体更加激烈的竞争 。 事实上 , 直到2018年 , 伴随斯德哥尔摩流媒体音乐巨头Spotify和阿姆斯特丹金融科技公司Adyen两家欧洲公司迎来了蔚为壮观的IPO , 风险资本们才开始对欧洲创业公司刮目相看 。 相同年份的中国则是腾讯音乐纳斯达克敲钟 , 以及蚂蚁金服完成140亿美元融资后 , 估值冲上1500亿美金 , 成为全球最大的独角兽公司 。 对于一家欧洲创业公司而言 , 想要做大 , 美国市场是他们需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 回溯这两家公司的历程 , 最重要的时间节点还是在2010 。 这一年 , 初露锋芒的Spotify与Adyen正计划进入美国市场 。 在11年前的美国商业报道中 , 还有一些Google将要收购Spotify的坊间传闻 。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美国资本市场对一家欧洲公司到来所持有的看空心态 。 Spotify的逆袭之路 , 更能凸显一家欧洲公司在美国的生存艰难 。 2010年进入美国时 , Spotify的用户已经达到500万 , 增长速度也正在转向快车道 。 但在当时的美国 , 乔布斯与上游内容供应商签订的协议是以单曲销售为主 , 而Spotify对美国音乐生态带来的改变将是颠覆性的——它以用户播放次数计费 。 与一次性付费不同 , 流媒体是将同样收入均摊到更长时间段 , 同时也可以通过计次免费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用户 。 乔布斯在Spotify版权谈判中扮演了重要的阻碍角色:包括了利用自己与环球唱片等关系 , 试图阻拦Spotify获得美国市场的入场券 。 但幸运的是 , 乔布斯的做法招来了美国反垄断的调查 。 最终Spotiy以更友好的条约获得了美国环球唱片以及华纳音乐等上游厂商的支持 。 这其中包括了降低平台分成比例 , 以及一些保证上游权益的股权对赌 。 毕竟对于上游来讲 , 放任苹果一家独大也不是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 而苹果则在2010年阻止Spotify未果后 , 用8000万美元价格收购另外一家流媒体平台Lala , 其后继续收购Beats进一步促成了AppleMusic的推出 。 新一轮的竞争下 , Spotify则加大了与另外一家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之间的合作 , 将音乐软件内嵌于社交平台上 , 一方面帮助Spotiy获得更多流量 , 而另一方面Facebook提高了用户粘性 。 在两个巨头的夹缝之间 , Spotify终于在三年后突围成功 。 2014年上半年 , Spotify用户增长达到1100万 , 环比增长50% 。 这让欧洲的CEO们相信 , 美国巨头并非不可战胜 , 同时也在逐渐改变美国市场的整体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