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福建八闽指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福建为什么叫八闽

应该是被被古代的行政区划所影响 。元朝是福建地区分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汀州、邵武八路 。到了明代,又改为八府 。上四府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下四府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 。

历史上福建八闽指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福建为什么叫八闽

文章插图
我们都知道,中国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别称,比如山东,就被称作“齐鲁大地”,河北,就是“燕赵大地”,就连小小的海南,也被称作“琼州大地” 。
那么作为中国东南地区的一个常常被人所忽略的省份,福建,为什么会被称作“八闽大地”?
要知道福建全省行政区共划分为9个地级市,如果按照数字来说,也应该叫做“九闽大地” 。难道历史上福建出现过八个闽国吗?
先来说说简称“闽”的来源 。
【历史上福建八闽指的称呼是怎么来的 福建为什么叫八闽】据说在远古时期,福建是属于百越中的闽越部落辖地,因为闽字在上古汉语中代表长蛇,而百越中活跃在今天福建省南部范围的部落大多信奉蛇神,于是以神为名,自称闽越 。
后来当地人还在此地成立了闽越国,留下了独具地域性的闽文化 。
关于“八闽”的来历,众所纷纭,目前有两种说法比较客观 。
第一种是是古代战乱,八姓入闽的说法 。
《三山志》曾记载: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 。”
说的就是是这西晋永嘉三年,晋帝被俘中原大乱 。这时中原大族大规模南迁,其中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大族姓入闽,故称“八闽” 。
不过我不太认同这种说法,太牵强了,而且很难考证其真实性 。毕竟关于八姓迁徙之说,至今还没有在一些有着权威的史书看到过,只是在一些杂文诗集中提及过,不过也仅仅只是一笔带过 。
所以,我比较认同第二种说法:被古代的行政区划所影响 。
在唐朝时期,分为五州:福州、建州、泉州、漳州和汀州 。沿海从北到南分别是:福州、泉州、漳州 。内地从北到南是建州、汀州 。
到了北宋太宗雍熙二年,置福建路,辖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 。南宋时,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计辖一府五州二军 。
到了元朝,分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建宁、延平、汀州、邵武八路 。到了明代,又改为八府 。
可是由于宋朝的影响力大,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宋朝的那8个:上四府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下四府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 。
虽然现在现在的福建省,共有9个地级市 。正如明代有句诗曰:
“八闽丘壑称奇绝 。”
所以至今福建人民还十分自豪地用“八闽大地”来称呼自己可爱的家乡,这应该就是约定俗成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