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角斗士是干什么的人 古罗马角斗士是什么年代

角斗士表演是罗马文明的象征,从角斗士的出现到终结经历了600多年 。角斗士主要来源于囚犯、奴隶和破产的自由民,经系统训练进行格斗表演 。古罗马的角斗士并不是一个肌肉发达、身材健美的群体,而是拥有大量脂肪 。

历史上的角斗士是干什么的人 古罗马角斗士是什么年代

文章插图
20年前,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影片《角斗士》(Gladiator)不仅在当时获得了4.57亿美元的高票房,还在2001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赢得11个提名,收获5座小金人 。
在这部讲述将军成为奴隶,奴隶化身角斗士,角斗士反抗皇帝的影片中,令人回味无穷的不仅是导演雷爷炉火纯青的叙事手法与投资巨甚的罗马帝国战争场面,角斗士健硕的肌肉与完美的身材也让人过目不忘 。
一直以来,观众们都期待着这部在票房与口碑上创造了惊人成绩的影片能够再出续作 。导演雷爷与制片人自《角斗士》上映次年起,就一直在探讨和构思续集的剧本 。主演罗素·克劳也曾找来编剧,撰写了一部角斗士大闹冥界的续集剧本 。
然而,从电影制作的角度看,《角斗士》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最不需要续集的影片之一了 。这部影片没有留下任何未解的情节与伏笔,所有角色都在影片结尾找到了归属,连主角也在影片最后力战而亡 。
此外,最重要的是,如今已56岁的罗素·克劳已没有当年血洒黄沙竞技场的英姿雄风,取而代之的是乐享天伦的发福身材 。
【历史上的角斗士是干什么的人 古罗马角斗士是什么年代】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无法想象上图的中年罗素·克劳赤裸着上身,在竞技场中与手持渔网钢叉的网角斗士对战的场景 。
但事实上,通过考古人员的发掘和罗马时代学者的文献记录,我们不难发现,中年罗素·克劳的身材或许更符合历史上角斗士的真实面貌 。
1993年,德、奥两国的考古人员在土耳其以弗所发现了一座建于公元2至3世纪的古老墓地,他们在标记坟墓的大理石板上发现了一组浮雕,这些浮雕描绘了角斗士的战斗场景 。经过分析后,考古人员认为,这些浮雕是为了纪念在竞技场中陨落的角斗士而建 。
研究了骨骼的创伤后,考古人员在这座墓地埋葬的68具人类遗骸中,分辨出22名角斗士的遗骸 。尽管这些遗骨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残破不堪,但他们仍能在角斗士的头骨、牙齿和腿骨上,提取足够的微量元素进行“同位素分析” 。
通过对骨骼的详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角斗士的饮食非常偏重素食,且具有高碳水、低蛋白的特点 。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市民相比,角斗士摄入更多蔬菜,肉类反而更少 。
老普林尼在著作《自然史》中,也描述过这种无肉的饮食方式 。普林尼使用“hordearii”一词指代角斗士,含义正是指吃大麦的人 。
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各类历史资料与考古发现得以了解,处于不同阶层的罗马人,其营养结构也不尽相同 。而这次考古与研究,则直接为角斗士的饮食模式提供了最好的佐证 。
在22位角斗士的同位素分析结果中,考古学家在其中20人的骨骼上找到了异于当地罗马市民的大麦、豆类等碳残留元素,这表明他们的饮食中,碳水与豆类占比较高 。
长期食用大量碳水与豆类很难保持良好的身材比例 。因此,古罗马的角斗士并不是一个肌肉发达、身材健美的群体 。电影中那种线条优美、肌肉棱角分明的角斗士只是为了吸引眼球 。实际上,大部分角斗士都如同中年罗素·克劳那般,拥有大量脂肪 。
公元159至161年,罗马医生盖伦在帕加马的医学院工作,负责照顾角斗士的健康 。盖伦曾提到,角斗士主要的食物是大麦和豆汤,或者食用豆泥与去皮大麦的混合物,偶尔还会食用一些坚果 。
学者认为,这样的饮食能为角斗士提供大量的皮下脂肪,这对于一决生死的竞技非常有帮助 。这些脂肪保护韧带、神经和血管,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加震撼的格斗视觉效果 。
你可以看到,他们的身体被割得鲜血淋漓,但他们仍然站在斗兽场中战斗 。在西塞罗的第三篇演讲稿“Philippics”中,他将马克·安东尼比作角斗士,暗示他有着庞大的身躯,但地位卑微 。
尽管角斗士并非现代人普遍印象中拥有健硕肌肉以及标准体脂率的美男,但这却并不影响他们成为罗马人热衷的偶像 。
在古罗马的化妆品市场上,角斗士的汗水曾经备受贵妇追捧 。这些臃肿的武士在竞技场中获胜后,他们的汗液将会通过一种名为Strigil的刮肤板收集起来,随后装瓶出售 。
据说,角斗士的汗水可以起到润滑皮肤的作用 。在加入香料制成各类香水、香膏后,则成为一种独特的催情剂,可以有效地吸引异性 。
能够使用角斗士的汗水与竞技场中战死野兽的脂肪所制成的化妆品,足以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 。
然而,尽管肥胖看似不太影响角斗士的战斗能力与受欢迎度,但长期以谷物为基础的饮食结构会导致严重的缺钙 。为了保持强壮的骨骼,角斗士会饮用焦炭、骨灰或植物灰烬调制的饮料,这样他们的骨伤会愈合得更快,骨头也更加坚固 。
与以弗所出土的市民骨骼相比,角斗士的骨骼确实更加强壮 。研究人员也在22具角斗士的骨骼中,找到了锶元素,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种“骨灰”饮料可以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补钙剂与“肥宅快乐水”了 。
盖伦在帕加马的工作期间救活了两名角斗士,但有多达60名角斗士不幸离世 。负责角斗士的健康,对盖伦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但这也是让他成为伟大医生的重要一课 。日后,他凭借丰富的解剖学知识成为奥勒留皇帝的私人医生 。
通常,在踏上斗兽场的前一天晚上,角斗士们会在一起聚餐,这在当时被称作“Cena Libera”,这顿饭会比平时丰盛很多,包含鹿肉、猪肉和鱼 。
有趣的是,在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中,角斗士们却对这场丰盛的晚宴兴致缺缺,也许是因为角斗前的紧张与压力,也许是担心过度饮食会影响自己竞技场上的发挥,导致丧命 。
在整个罗马帝国,训练角斗士都是收益非常高的“产业”,从今日奥地利的维也纳,到土耳其的以弗所,100多个角斗士学校里,挤满了膀大腰圆、赤裸上身的壮汉 。
他们顾不得擦掉身上的汗水,不停地挥舞手中的兵器练习格斗,每天的饮食只有类似牲畜口粮的大麦与豆子煮成的糊泥 。
尽管在竞技前,他们有机会享用一顿极为丰盛的美餐 。但在更多时候,他们只是宴会上表演刺激节目的演员而已 。
生活在奥古斯都时代的希腊历史学家尼古劳斯,曾经在其著作《竞技者》(Athletica)中写道:“当一个人的喉咙被另一人割断时,主人就会在宴席上站起来高兴地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