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眼”家乡的天文课

上课前两天 , 沈卓玥还在微信群里跟伙伴们讨论授课PPT 。 今年1月底 , 这群十八九岁的男生接到邀请 , 要在春季学期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初中生在线教授天文科普课 。
发出邀请的是清华大学天文协会创始人李文雄 , 他在天文圈泡了十几年 , 一直希望为西部的孩子带去天文科普课程 。 2021年4月 , 本报刊发《被“天眼”改变的县城中学》 , 讲述了大射电望远镜(FAST , 又称“中国天眼”)所在地平塘县开展天文科普教育的故事 。 这篇报道为李文雄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 , 他和清华大学天文协会的同学们谈起去当地做天文科普支教 , 大家一拍即合 。
对于这群天文爱好者和天文专业人士来说 , “天眼”的家乡如同天文界的“圣地” , 大家都希望亲自看看FAST , 并为那里的孩子做点什么 。
FAST和天文科普 , 把一群身处世界各地 , 年龄、教育背景各不相同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
起点
李文雄刚在贵州待了一个星期 , 努力寻找合作方 , 让下一步的天文科普活动扩大覆盖面 。 在贵州密集的行程和湿冷的空气中 , 腰背疼痛不时困扰着他 。 2020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 , 他曾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做博士后 , 当地局势不稳 , 有一次他急急忙忙躲避火箭弹 , 不小心拉伤肌肉 , 一直没有完全康复 。
去年8月 , 清华大学天文协会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启明书院组成的团队 , 第一次来到平塘县举办天文科普活动 , 地点在通州镇的通州中学 。
暑期的中学校园热闹起来 。 启明书院执行副院长杜皓带着一群高中生志愿者如期到达 。 原计划有六七名天文协会成员负责授课 , 但由于疫情 , 最终到达现场的只有两人 。
讲授天文科普课的任务几乎全落在杨伟楠头上 , 这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是个天文科普达人 , 12岁开始对天文感兴趣 , 读大学后 , 他给清华附中上地分校的孩子上过3年天文科普课 。
那次夏令营只给杨伟楠留下模糊的印象 。 他要把原本由几个人负责的课程一个人讲完 , 一下课 , 他就开始改PPT、改教案 , 忙到夜里两三点 。
孩子们最期待的是天文观测 , 但那几天经常阴天、多云 。 有一天晚上是难得的晴天 , 杨伟楠赶紧组织大家搬出望远镜 , 抓紧时间观测 。
对杨伟楠来说 , 那只是一次常规的夜间观测 。 他带领孩子们 , 先看行星 , 再观测深空天体 。 他记得 , 那天晚上观测了武仙座球状星团M13 , 它属于深空天体 , 在肉眼看来只不过是暗淡的星星点点——那是30万颗恒星组成的星团 。
对孩子们来说 , 夜晚观测星空是一次新奇的体验 。 原计划观测到晚上八九点钟 , 但直到夜里10点 , 还有两个孩子恋恋不舍 , 不愿离开 。
刚开营时 , 这群初中生很腼腆 。 杜皓带领的志愿者来自北京四中等名校 , 他们离开熟悉的城市 , 第一次来到贵州乡村 。 宿舍里的蚊虫、8月炎热的天气 , 让他们不太适应 。 但随着“水火箭升空”、夜间观测等有趣的活动越来越多 , 孩子们相处得也越发融洽 。 杜皓记得 , “参加的孩子们 , 那个兴奋 , 眼睛都是亮的 。 ”
闭幕式上 , 夏令营的孩子们献上了用贵州方言排演的话剧《伽利略》 , 让这场天文活动有了浓郁的本地特色 。 离开时 , 一名小志愿者留下祝福:“请坚信 , 也许20年、30年之后 , 会从你们中间走出一位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实现我们民族复兴伟业的建设者 。 ”
前进
暑期活动结束后 , 这支团队步履蹒跚地继续前进 。
去年秋季学期得到了比较充足的资助 , 他们就用“高配置”:给参加过夏令营的40多个孩子邮寄实验包、请专门的老师远程上实验课 , 仅保留两节天文课 。 天文学只是整个科学版图中的一小部分 , 他们希望孩子们接受更完整的科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