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是一个社交场 , 这些非社交的功能给不少用户带来了打扰 , 带来了巨大的社交压力 。 对此 , 朋友圈在过去十年里的更新 , 绝大多数都是在给用户提供拒绝打扰的权力 , 也就是给用户减压 。
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
比如 2017 年更新的半年可见、三天可见 , 今天已有超过 2 亿用户设置为三天可见 , 占微信用户总数的 1/6;比如朋友圈上线半年后推出的可选范围功能;甚至把对朋友圈的保护拓展至微信其他功能 , 比如在添加好友时 , 就可以直接选择是否看/让看朋友圈 。
还有最近微信更新的状态 , 在微信里藏的非常深 , 也可以理解为缓解朋友圈社交压力的一环 , 因为它的目的是给用户几乎纯粹的自我表达 , 有点像自言自语 , 未必是给朋友看的目的 。
微信团队有一个产品思想 , 就是不要在一个功能上附加多个目标 。 前面提到 , 朋友圈现在有很多需要与时俱进的改变 , 比如状态 , 比如通过加微信的一瞬间就划分这个人要不要放开朋友圈 , 好解除掉通讯录和朋友圈的强关联性等等 , 都是在朋友圈以外添加新的功能 , 尝试解决朋友圈上的问题 。
某种意义上 , 过去十年与朋友圈滥用带来的各种问题的对抗 , 也是微信产品尽量不变 , 但要有所作为的地方 。
很多互联网人是伟大的产品经理 , 对技术是专业的 , 但是对社会学、心理学却大多是业余的 。 所以 Facebook 创造了一个对世界有意义的东西 , 但后面逐渐失去了对这个产品的控制 。
「张小龙在创造微信 , 创造朋友圈之后确实还在不断 do something , 至于是不是做到最好了?中国至少可能有一亿人可以提出对朋友圈的建议 , 但我最关心的不是功能 , 是张小龙的目标是啥 。 」张鹏说道 。 这些社会学意义上的功能改变 , 值得思考 。
03「克制」是对张小龙最大的误解 张小龙在 2021 微信公开课 Pro 发表演讲|微信
谈到张小龙和他创造的微信 , 过去经常有一个形容词:克制 。
但据极客公园了解 , 张小龙本人不太认同这种说法 。 2019 年的微信公开课上 , 他曾经公开说过:很多人说微信很「克制」 。 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 , 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 , 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
克制的本质是一种情绪上的压抑 。 很多人把微信在商业化上的谨慎 , 功能设计的谨慎 , 当作是张小龙和微信的克制 , 但在张鹏、潘乱这样与张小龙有直接交流的朋友看来:克制是结果的表象 , 并不是张小龙追求的初衷 , 他真正追求的 , 是合理 。
朋友圈就是这种「合理性」下的产物 。 前文提到 , 朋友圈的初衷——「朋友就是你看到的世界 , 你需要运维好它」 , 所以微信创造一个满足用户和朋友互动的社交场景 。 之所以不让好友关系以外的人看到用户与朋友的互动 , 之所以不采用优先级对朋友圈排序 , 一系列功能的设计 , 都是为了创造更好的互动环境 。 至于让朋友圈的内容破「圈」 , 更容易商业化 , 这些与合理的产品目标冲突时 , 都不是考虑的问题 。
还有一个细节是:朋友圈点赞需要两层操作——先点开右下角的两个点 , 再进行点赞 。 这个设计的本质就是防止滑动朋友圈时误触 , 增加人们的社交压力 。 而很多产品都在追求互动的简化 , 比如 B 站的一键三连 , 还有 QQ 空间的的一大特点就是容易「手滑」点赞 。
从商业化的视角上看 , 张小龙对「合理性」也是非常执着的 。 比如广告是刷朋友圈的过程中唯一使用算法排序的地方 。 在每个人的朋友圈中 , 一天中出现广告的上限是 5 次 , 每次会在大概第四条的位置出现 。
- B轮融资|中国在线K歌行业趋势分析:预计2022全年用户规模将达到5.7亿人
- B轮融资|都说王一博有800营销号加身?今天才明白原来都是官媒和蓝V
- 以太坊|VR设计平台Gravity Sketch获2500万英镑A轮融资
- 轨道交通领域|地铁用上兆瓦级飞轮储能装置 有望年节电50万度
- 软件|“极客邦科技”完成1亿元B+轮融资
- B轮融资|互联网医院用户画像:轻症慢病是主要问诊类型,医保服务最受期待
- VR|运动必备的腕上精灵 博之轮通话智能手表
- Twitter|36氪独家|「后摩智能」获数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瞄准智能驾驶领域推出存算一体大算力AI芯片
- 瑞幸和饿了么做了一轮bug营销? 好像还不违法
- 天使轮|“分子之心”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