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轮|用了十年,你真的看懂朋友圈了吗?( 二 )


通讯、交流是人们社交需求的一种 , 但人们一天中真正能够直接发消息的对象是很少的 , 能够一对一单聊的就更少 。 但人们需要维持的好友关系远多于每天直接聊天的人数 , 1 对 1 的会面并不能满足人们全部的社交需求 ,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去参加线下聚会 , 用更高效的方式维持人际关系 。
互联网也是一样 , 通讯并不能满足人们所有的线上社交需求 , 还需要一个其他的互动场景 , 这是 QQ 空间成功的原因 。 QQ 空间验证了这种互动需求的存在 , 在它的基础上 , 微信更进一步 , 推出了一个更高效的维护社交需求的产品 , 也就是朋友圈 。
朋友圈的英文名是「Moments」 , 用户分享自己某一个瞬间的状态(当下的时刻) , 让你的朋友看到、互动 。 这个产品的设计并不复杂 , 类似推特的 timeline , 但又有所不同 。 在张小龙的视角里 , 朋友圈应该就是展示个人高光时刻的一个 timeline 。
科技评论作者潘乱曾经也和张小龙深入探讨过推特的输入框问题 。 历史上这个输入框有两种定义:what are you doing 和 what is happening , 前者偏社交 , 后者偏媒体 。 潘乱认为 , 朋友圈更偏向社交 , 但和推特不同的是 , 这个产品的根基不是「你在做什么」 , 而是「你看到什么」 。 这也是为什么朋友圈发布内容的图标是一个照相机——把你看到的立刻拍下来 。 在微信团队设计朋友圈的理念里:你发布的内容 , 代表的是你在那个瞬间的状态 。
朋友圈诞生时的团队工作记录|微信派
在内容的展示上 , 朋友圈可能参考了推特和 Facebook 的时间线 , 只以时间顺序展示好友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 。 其实大约五年前 , 在微信团队内部曾有过讨论 , 是否应该像 Facebook 一样做一个重要性的排序 , 也方便添加广告 。
但这个想法据说被张小龙否决 , 其最重要的理由是:无法分辨哪个人对用户更加重要 。 你可能昨天刚添加了一个好友 , 他对你很重要 , 但在系统里没有关于这个人的任何数据;也不能以聊天多少评估你是否关心一个人 。 一个聊天最多的人你未必真的关心 , 一个聊天少的你未必不关心 。 按重要性排序 , 可能会导致用户丢失很多对他来说重要的人际关系信息 。
只有时间是最公平的 。 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其他的社交产品 , 会用粉丝多少、定位进行排名 , 但在朋友圈里 , 每一个朋友都是平等的 , 只有一条时间线 。 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刷朋友圈 , 并不是想看里面最重要的内容 , 而是在看这些人做了什么 。
除了内容和展示方式 , 「朋友」是朋友圈的第三个特点 , 这点也是这个产品与 Facebook、微博、Twitter 最大的不同 。
朋友圈有一个开创性的特性:任何内容的可见范围都只限于朋友之间两两可见 。 比如在评论区 , 你可以看到 A 和 B 在聊天在回复 , 但是你必须跟 A 和 B 都是好友 。 这一点其实是考虑到用户使用朋友圈时 , 注重隐私的一种社交心态 。
这个思路的灵感同样来源于线下社交 , 如果没有互联网 , 真实世界其实也是由我们认识的朋友组成的 , 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 就是这些朋友告诉你是什么样的 , 或者朋友看了一本书再来告诉你它是什么样的 。 很多信息的来源 , 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推荐 。
Facebook 和人人这样的产品 , 让用户看到朋友的朋友和自己的朋友的互动 , 看似是拓展了社交链条 , 但其实也破坏了社交关系中的私密性 , 从而降低一部分用户互动的欲望 。 很多人在 PC 时代可能都有过相似的经历:在人人评论了一条朋友的信息 , 结果被很多不认识的人看到、传播 , 尴尬到什么都不敢再发;或者逛了一个异性同学的 QQ 空间 , 被一些不熟的人看到拿来起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