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唐诗表达作者怎样感情 望洞庭湖刘禹锡全诗意思解释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写景抒情诗 , 此诗所写景物固然很美 , 但诗人在描写景物的同时 , 更多在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 诗人巧用修辞 , 把情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

这首唐诗表达作者怎样感情 望洞庭湖刘禹锡全诗意思解释

文章插图
妙用修辞 , 描绘臆想中的美丽景色——刘禹锡《望洞庭》赏析 。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色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这首唐诗表达作者怎样感情 望洞庭湖刘禹锡全诗意思解释】《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写景抒情诗 , 此诗所写景物固然很美 , 但诗人在描写景物的同时 , 更多在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诗人巧用修辞 , 把情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 , 让读者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 , 也领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 感受到作者的情怀和气度 。
首句描写湖水与秋月交相辉映的景象 , “两相和”一词 , 特别是“和”字用得工炼 , “和”乃融洽、和谐、不相违之意 , 这是作者对湖光秋月的描写 , 更是作者“望洞庭”时的感受和评价 。
这主观色彩浓郁的描写 , 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画境 , 把荡漾的月光与湖水相互吞吐的韵律传达出来 。
次句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具体描写月光下的湖面: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 , 让人感觉到月光下的湖面别具一种朦胧美 。
句中“镜未磨”的比喻本身颇具主观色彩 , 其实这种比喻本身就是一种感觉 , 而且紧承首句的“两相和”三字 。
因为“潭面无风” , 波澜不惊 , 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相反 , 如果湖面狂风怒号 , 浊浪排空 , 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 , 也就没有“两相和”可言了 。
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 。前句交待观赏君山的视觉角度“遥望”和君山所处的环境“洞庭水色”;
后句用比喻描写君山 ,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皓月银辉之下 , 洞庭山愈显青翠 , 洞庭水愈显清澈 , 山水浑然一体 , 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剔透的银盘里 , 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 惹人喜爱 。
面对秋月下的湖光山色 , 诗人把自己的喜悦之情融于笔下 , 发挥奇特想象 , 把月色下的湖面比作银盘 , 把湖水之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 诗人笔下 , 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 。
“白银盘里一青螺” , 这匪夷所思的妙句 , 不仅给读者以莫大的美的享受 , 也流露出诗人鲜明的主观色彩 。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 , 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 , 浮岷江 , 观洞庭 , 历夏口 , 涉浔阳而东 。”
刘禹锡贬逐南荒 , 二十年间去来洞庭 , 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 。在屡遭贬谪之际 , 诗人仍能以平静的心境 ,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 足见其胸襟博大 。
所以 , 刘禹锡的这首写景抒情诗 , 带着强烈的主观情绪描写美景 , 飞驰想象;
以清新的笔调 , 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 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 鲜明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 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诗人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 , 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 , 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