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 10 年了,1 亿人关闭这个功能!( 二 )


朋友圈的三天可见
2017 年 2 月 , 微信推出朋友圈“最近半年可见”的功能 , 这或许是朋友圈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功能 。 一个月之后的 2017 年 3 月 , 微信又补充了朋友圈“最近三天可见”的功能 。 从分享到隐藏 , 越来越多的朋友躲在了那条横线后:倘若他三天之内没有发过朋友圈 。 这功能的上线 , 以接近 300 万的搜索量、6.8 亿的阅读量 , 以及 8.6 万的讨论量登上了当时的微博热搜榜 , 其热度甚至要比同期的微信漂流瓶下线还要高出不少 。
而在 2019 年微信之夜上 , 微信声称:“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 , 使用数已经破亿 。 天下苦黑历史久矣 , 躲起来的 , 并不是少数人 。 朋友圈的初衷 , 是给身边好友、家人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情 。 但随着年纪增长 , 以及微信愈发被广泛地应用 , 我们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同事、客户、领导老师、聚会加的陌生人、购物需求的微商……在这种情况下 , 朋友圈不再是分享生活的首选 , 倒有可能因为过往的朋友圈 , 而暴露了个人隐私 。 但删了吧 , 又会觉得可惜 , 毕竟都是曾经美好的记录 。 如此一来 , “三天可见”也就成为了大家的刚需 。 限制朋友圈的可见范围 , 正是朋友圈太拥挤的缩影 。
有数据显示 , 近六成的微信用户 , 新增好友大部分来自工作环境 , 有超过八成用户在微信上有过工作行为 。 即便有“钉钉”、“企业微信”这种更为专业的办公通讯软件 , 但微信群依然成为了承载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 。 在某种程度上 , 微信朋友圈已经从熟人社交 , 转为包括职业在内的泛社交关系 。 那这是好还是坏?在社交广度上 , 泛社交关系无疑是一种延伸 , 它使独立个体间、个人群体间的社交资源得到提高 , 快速积累社会资本 ,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积累人脉” 。 但在社交深度上 , 泛社交关系对社交也同样是一种退化的表现 。 如果你微信朋友圈里 , 加满了成百上千的所谓好友 , 你可能不能及时回复每一条信息 , 会错过他们发在朋友圈里的最新动态 , 甚至会忘了这个人是谁 , 当初为什么会加好友 。 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 若是无法维护重要的社交关系 , 流连于“认识了很多人”的泛泛之交 , 只会让越来越多的熟人变为陌生人 , 让自己的社交关系趋向表层 。
朋友圈还需要什么?
尽管已经成长了十年 , 但微信向来保守、节奏较慢的更新 , 使其实际表现远落后于广大用户的需求 , 对于朋友圈这个王牌功能更是如此 。 于是 , 果子整理了一些大家呼声较高的 , 希望微信推进的朋友圈新功能 。 仅为一家之言 ,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补充 。 首先是 , 共同好友点赞不提醒 。 果子自己每次在点赞朋友的生日、毕业、结婚、纪念日、旅游等朋友圈时 , 通常都会是最后点的那个 , 因为都是可预见的、会有数十个共同好友赞的朋友圈 。 尽管微信并未给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 却也开放了屏蔽单条朋友圈点赞提醒的设置 。 通过【我】-【相册】-【我的朋友圈】-【右上角消息框】的路径 , 进入到历史消息提醒里 , 就可以选择自己点赞过的信息进行长按 , 并在弹出对话框里选择“不再通知”即可 。
只可惜 , 它只是针对单条朋友圈 , 果子还是希望 , 能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开关 。 其次是 , 朋友圈编辑功能 。 我们都知道 , 现在删除朋友圈后都有重新编辑的功能 。 但倘若在你发现有错字前 , 已经有人评论或点赞 , 便会陷入“该不该删了重发“的社交尴尬 。 反观隔壁 , 微博早早便已经上线了编辑微博功能 , 虽说只是会员专属功能 , 但也比没有强啊对吧?考虑到作者编辑后被谣传 , 又或是编辑后的评论区与原文不一致的情况 , 微博的编辑功能还附带了对阅读者的“查看编辑历史“功能 , 可以说是做得十分周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