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午未三个时辰是指现在的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这六个小时

巳时:09:00--11:00之前 。午时:11:00--13:00之前 。未时:13:00--15:00之前 。巳午未三个时辰是指现在的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这六个小时 。
【巳午未三个时辰是指现在的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这六个小时】时间来历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 。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

巳午未三个时辰是指现在的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这六个小时

文章插图
时间差求法
北京时间,准确地说是指在东经120度所在地区的当地时间,由于北京大约在东经117度左右,故此北京时间12:12才是标准的北京当地时间的12点正 。而或东或西的不同地区就要根据当地所在区域内的东经度数推算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360度),需24小时,每4分钟1度(1度距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原则) 。其他地区,依此推算即可 。例如:当北京时间12:00时,黑龙江东半部(东经130度)就是12:40,{12:00+(130-120)×4分=12:40};西藏西半部和新疆中部(东经90度)就是10:00,{12:00-(120-90)×4分=10:00} 。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时又96分钟,即0时3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