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微医或再度谋求港股上市 架构变革能否提振业绩优化负债率?( 二 )


从医生经纪人到区域合伙人 , 微医的变革指向组织架构、医生渠道等 。 医生经纪人是垂直化、点对点的管理 , 区域合伙人是扁平化、点对多的管理 。 变革后 , 微医的行政成本或可以有所降低 , 但管理难度也会加大 。 最终实施成效如何 , 还有待更长时期的观察 。
或再度谋求上市港股
微医的盈利模式 , 在于连接患者与医生 。 因此 , 流量是微医开展业务的基础之一 。
截至2021年 , 微医平台的注册用户2.6亿;2020年 , 该数据为2.22亿 。 与之相比 , 2021年平安好医生(01833.HK)的注册用户超3亿 , 智云健康为2380万 。
可以看出 , 微医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基础 , 但如何转化为收入 , 就涉及到商业模式和收入结构 。
根据招股书 , 微医的收入分为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 , 2020年分别实现收入7.07亿元、11.25亿元 。 其中 , 健康维护服务的增长明显 , 该板块2019年收入为3.2亿元 , 因此2020年同比增长251.6% 。
这里面 , 医疗服务主要是专家问诊 , 健康维护服务包括数字慢病管理、流动医院服务、医疗设备销售等 。 不过 , 微医没有对健康维护服务继续分析 , 但从平安好医生与智云健康的报告看 , 线上销售商品 , 如器械、药品等 , 或是该板块的重要来源 。
2021年 , 平安好医生的健康服务板块实现收入50.5亿元 , 同比增长6.3% , 并表示在线商城的成交额持续增加 。 智云健康也在招股书中披露 , 其收入来自院内、药店及个人慢病管理等三个解决方案 。 其中 , 2019年药店解决方案的收入超过60% 。
而打开微医的微信公众号 , 也有在线购药目录 , 涉及药品包括中西药、保健品、器械等 。 不过 , 根据2021年10月颁布的意见稿 , 互联网销售药品的行为被严格规范 , 如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不得指定地点购买药品耗材 , 因此或对行业造成影响 。
港股|微医或再度谋求港股上市 架构变革能否提振业绩优化负债率?
文章插图

资料来源:微医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
无论如何 , 微医在互联网医疗服务业已占有一席之地 , 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 因此 , 廖杰远的目光也投向了资本市场 。
2021年4月 , 微医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 。 此前 , 微医刚完成超4亿美元的融资 , 股东中不乏有腾讯、复星、启明创投等知名机构 。
不过 , 这家独角兽企业一直没有等来港交所的聆讯消息 。 2021年10月 , 微医的招股书失效 。 今年3月 , 新浪科技报道微医或将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再度谋求港交所上市 。 所谓SPAC机制 , 是投资方自己先造壳企业 , 之后将业务注入其中 。
若再度谋求港股上市的消息为真 , 微医的目的或与众多烧钱但未上市的独角兽一样 , 即业绩向好 , 但负债率处于高位 , 急需引入融资 。
【港股|微医或再度谋求港股上市 架构变革能否提振业绩优化负债率?】2018年至2020年 , 微医的业绩逐渐提升 , 收入分别为2.55亿元、5.06亿元、18.32亿元;年内净亏损也有所收窄 , 同期分别为40.52亿元、19.37亿元、19.14亿元 。 不过 , 微医的负债水平整体较高 , 2020年资产负债率为359% , 负债总额为228.92亿元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价值为18.3亿元 。 与之相比 , 早已登陆港交所的平安好医生 , 2021年其负债总额为37.9亿元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价值为30.6亿元 。 (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