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美团的灯塔就是亚马逊( 二 )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是美团目前净利润率最高的业务 , 达到40%以上 , 但受限于疫情影响及业务本身的增长空间 , 其营收比重目前只占到总体的18%左右 , 这意味着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对于美团总体的净利润权重只有不到7% , 其325亿的营收数字在账面上已经被美团新业务的503亿元超过 , 后者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达到84.4% 。
美团的用户增长和成本控制数据并不理想 , 紧迫感也在公司内部显现出来 。 从去年开始美团引进了亚马逊的财务汇报系统WBR 。 WBR系统直观上保留了大量底层数据 , 在此之前 , 美团内部在做流程数据反馈时对于原始底层数据的保留并不精细 , 这些一线数据现在会传递到美团的决策层 , 以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在报表的简化中被悄然消化 。
这些细节再次显示 , 这是一家越在矛盾处 , 离亚马逊越近的公司 。
现在新入职美团的员工仍然需要先研究透诸如《贝佐斯的数字帝国》、《亚马逊逆向学习法》这样的著作 , 甚至有些书此前并未有中文版 , 美团内部做了翻译发给员工 。 美团的员工工位上总放着这些书目中的几本 , 以便在做“认知迭代”的时候做些引述 。
这家公司在美团内部被高度提炼为一种灯塔式的文化 , 甚至公司内部的职级晋升也会以“金字塔原理”、高能效人士这些与亚马逊有关的理论作为备注 。
某种意义上 , 亚马逊已经成为美团内部的一种效率工具 。 员工对于美团发展中的疑问 , 也会被另一种对亚马逊的崇拜压制下去 。
“这就是美团为什么效率能做的这么好 , 因为我们都是王兴的毛细血管 。 ”一位美团员工表示 。

Everything Store与Everything Now 随着橙心优选下线 , 十荟团大规模收缩 , 社区团购的烧钱时期正在过去 。 美团在2021年将公司战略从“Food+Platform”变更到“零售+科技” , “食物”的标签被有意弱化 , 新业务中唯独美团闪购被视为一个标志型的布局 , 因为它的开始完全与食品无关 。
从餐饮外卖、生鲜到非食品即时零售的加码 , 这与亚马逊从图书到非BMV(图书、音乐、影视)的零售版图扩张步伐非常相似 。
从闪购“Everything Now”的定位 , 也明显能读出亚马逊“Everything Store\"的影子 。
成立于1994年的亚马逊在前三年中一直是一家不断扩大的线上书店 , 直到1998年上线音乐与影视商店 , 逐渐形成BMV的零售底子 。 决定性的一步发生在2000年 , 时年亚马逊上线了第三方商店 , 经营模式从纯自营调整为自营与第三方商户的结合 。 四季度亚马逊美国用户中 , 非BMV的消费用户已经占到36% 。
到2003年亚马逊的零售业务陆续完成对玩具、电子产品以及家具装饰和服装等品类的纳入后 , 这家逐渐摘掉线上书店标签的零售巨人在2003年开始实现了此后的长期盈利 。 之后的Prime订阅与云业务AWS逐渐成为拉动亚马逊增速的飞轮 , 但这一切的铺垫基于千禧年之初的零售业务扩充 。 2004年左右的亚马逊上 , 电子产品的产品数量已经达到4.5万种 , 是彼时线下电子产品连锁店的七倍 。
闪购正在做着相似的事 。
美团与小米在近日正式达成线上零售的合作 。 从去年10月开始 , 美团闪购与小米陆续布局了276个城市的3000多家小米之家 , 为美团用户提供“最快30分钟送到家”的即时购服务 。 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个人护理等多个品类都在配送目录内 。 小米卢伟冰今年3月的一则微博被外界视为两者合作的官宣 。
或许时间线可以推的更早 。
2020年4月8日晚上 , 华为新品发布会结束 , 一位用户在美团闪购上下单一件华为P40 , 28分钟后拿到手机 。 自此包括苹果、三星在内的众多数码品牌陆续与美团闪购达成合作 。 在此之前 , 这些数码产品原本的存在形态是线下直营或经销商门店 , 或者以品牌形式进入淘宝或京东 , 但往往无法兼顾即时和线上两个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