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异种器官移植临床成功离我们有多远?( 三 )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近些年来 , 为探索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的“瓶颈”问题 , 异种移植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研究热点 。 但异种移植在技术进步的同时 , 还涉及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各方面问题 , 会对社会伦理造成巨大冲击 。 因此 ,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 , 本着“鼓励研究、审慎发展”的态度 , 科学评价研究进展、清醒认知相关风险 。
谨防资本过度炒作 继续鼓励器官志愿捐献
受访专家认为 , 对异种移植研究要有清醒认识 , 谨防资本过度炒作 , 切忌盲目“跟风” 。
黄洁夫、薛武军等表示 , 现阶段推进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是解决供体短缺和器官移植事业改革的现实途径 。 相信未来异种移植技术的进步将为器官移植供体短缺找到解决方案 , 但目前还不是人类务实解决高质量移植医疗服务的方向 。 当下 , 部分海内外媒体热炒所谓“异种移植实现重大突破” , 实际上并无重大技术创新与进步 , 在可预期时间内不可能成为临床应用的方法 。 决不能用这种科技追求幻想减少现在推进器官捐献的努力 。
当前 , 我国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科技伦理体系 , 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 , 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制度规范与自我约束相结合 , 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 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伦理制度 。
“异种移植举世关注 。 虽然世卫组织联合国际异种器官移植协会分别于2008年和2018年在长沙制定和更新了国际异种移植临床规范 , 但我国相应技术准备、伦理审查及政策法规建设尚未完善 。 ”赵洪涛表示 。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霍枫表示 , “截至目前 , 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发行的《异种移植临床研究指导意见(2018建议版)》外 , 我国并无相关法律法规 , 也缺乏伦理审查小组 。 人体同种移植的条例都尚未完善健全 。 异种移植决不能盲目推进 。 ”
【风险|异种器官移植临床成功离我们有多远?】国家卫健委医学伦理委员会副主任翟晓梅建议 , 相关部门需建立科技伦理审查监管机制 , 引导相关临床试验及其操作程序合规开展 , 使本身就复杂的器官移植工作走在正确的医学技术发展轨道上 。 对于异种移植研究 , 黄洁夫表示 , 要结合我国国情 , 有定力、不盲从、敢创新 , 鼓励社会企业参与研究发展但切忌被资本绑架 。 □采访人员 周宁 李会平 黄可欣 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