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文章图片
“该成果有潜力成为甲醇加氢站的绿色能源供给装置 , 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氢气 。 室外实验结果显示 , 6m2的太阳光辐照面积下 , 一天产氢量可达23.27m3 , 具有直接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 在一个标准太阳光辐照下 , 该系统能将CuZnAl二维催化剂加热至305°C , 甲醇重整制氢的速率高达310mmolg-1h-1 , 太阳能-氢能转换效率达30.1% , 是目前文献报道的光催化产氢效率的6倍 。 ”河北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李亚光表示 。
近日 , 该团队在光热催化制氢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他们提出了一种普适策略 , 核心思想是基于异质结构提高光热材料的辐照温度 。 据此 , 李亚光构建出一个新型光热系统 , 让室外太阳光驱动甲醇的规模化重整制氢得以实现 。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文章图片
图|李亚光(来源:李亚光)
6㎡光照面积下 , 一天产氢量达23.27m3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文章图片
其表示 , 实现自然光热催化是领域内的核心问题 , 关键在于提升光热材料的太阳光辐照温度 。 在该研究中 , 他将光学工程的“光谱选择吸收策略”引入光热催化领域 , 突破了自然光辐照下光热材料温度低的瓶颈问题 。
上述新型光热系统 , 正是他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 。 该系统的原理在于 , 通过窄带隙半导体和红外反射材料构成异质结构 , 去实现光热材料的高效光吸收和低红外辐射 。 随后 , 即可利用该策略制备成自然太阳光辐照下产生的高温热源 , 从而实现高效光热催化反应 。
本次研究的大背景在于 , 化石能源是当前人类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 并且其需求正在急剧增加 , 但它的使用也导致环境污染和CO?排放等问题 。 光驱动的催化反应 , 以太阳光为能量来源去驱动催化反应 , 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光驱动的催化反应已经包括光伏电催化、光催化以及光热催化等 。 其中 , 凭借饱和光吸收和易于工业化的特点 , 光热催化得到了广泛关注 。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文章图片
(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虽然已经过长久发展 , 但光热催化在自然光辐照下 , 仍面临温度较低的瓶颈问题 。 工业催化的工作温度一般在200℃以上 , 而催化剂在自然光辐照下的温度普遍低于70℃ , 由于在自然光辐照下的催化剂温度过低 , 因此不能驱动工业催化 。
另据悉 , 当前光热催化需要采用辅助加热、或增加光辐照强度 , 来提升催化剂温度 。 但这两种措施都会带来巨大成本和能源消耗 , 导致光热催化无法投入应用 。 所以在低密度室外太阳光辐照下 , 去提升光热材料的光热温度 , 既是研究热点、也是现实工业需求 。
为了提高光热材料在太阳光辐照下的温度 , 人们普遍采用提高光吸收和降低热传导的策略 。 如石墨烯@ZIFs的材料 , 该材料具有98%光谱吸收效率、以及0.2WmK-1的低热传导 , 在一个标准太阳光辐照下的温度为120°C , 同时也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最大值 , 但这一温度仍然难以驱动大多数催化反应 。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文章图片
(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综上 , 这些策略均无法解决光热材料辐照温度较低的瓶颈问题 。 从工程角度来说 , 材料的热耗散不仅有热传导 , 还有红外辐射 。 而且材料的温度越高 , 红外辐射所占的热耗散比例越高 。 据了解 , 材料在高温时的主要热耗散来自红外辐射 。 同时在光辐照下 , 红外辐射也是阻碍材料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