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二 )


由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可知 , 材料的红外辐射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李亚光和团队的此前论文指出 , 当黑色光热材料在一个标准太阳光(1kWm2)辐照下的温度为200℃时 , 其热耗散为2.27kWm2 , 远远高于光能量输入 , 显然材料不能维持200℃的温度 。
而红外辐射是材料的本质特征 , 只要存在温度差 , 物体时刻会向外界发出热辐射 。 基尔霍夫定律指出 , 一个物体对红外光的吸收比越大 , 它的辐射强度也就越大 , 即红外吸收越强的物体、其红外发射也越强 。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文章图片
图|黑色材料的吸光特性及红外辐射(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太阳光谱的能量 , 主要集中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 , 而远红外波段的能量则很少 。 如果材料不吸收红外光 , 或者说尽可能少地吸收红外光 , 如此就能减少红外辐射 。 但也要对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进行高效吸收 , 才能达到吸收太阳光谱能量的效果 , 即让“光谱选择吸收策略”在提升材料太阳光吸收的同时 , 还能降低材料热辐射 。 出于该目的 , 李亚光将窄带隙的吸光材料和红外反射材料构成异质结构 , 从而去优化光热材料的太阳光吸收和红外辐射 。
近日 , 相关论文以《光热材料的通用异质结构策略用于可规模化的太阳能光热制氢》(Generalheterostructurestrategyofphotothermalmaterialsforscalablesolar-heatinghydrogenproductionwithouttheconsumptionofartificialenergy)为题 , 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 , 李亚光担任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文章图片
图|相关论文(来源:NatureCommunications)
学科交叉有时会催生革命性进展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
文章图片
具体来说 , 该团队选择碲化铋(Bi2Te3)为吸光材料 , 原因在于它是典型的窄带隙光热材料 , 能有效吸收太阳光谱能量并转化为热能 。
另外 , 还需减少红外发射 , 为此他们选择具有强烈红外辐射反射能力的金属铜作为基底 , 这样就能产生以碲化铋和红外反射材料铜构成的异质结构 。
同时 , 为减少材料的热传导 , 李亚光将其进行真空封装 。 最终碲化铋/铜能吸收89%的太阳光谱能量 , 红外辐射也变为纯碲化铋的1/20 。 在一个标准太阳光辐照下 , 纯碲化铋粉末的辐照温度为93°C , 而碲化铋/铜异质结构的温度达到317°C , 这一温度远超过目前光热材料在一个标准太阳光辐照下的最高温度:120°C 。
中国科学家构建新型光热系统,实现规模室外阳光驱动甲醇重整制氢】为什么要选择窄带隙的光热材料呢?主要原因有二:其一 , 窄带隙半导体的禁带宽度低于0.2eV , 不仅能高效吸收太阳光 , 还能进行高效的光热转换 。 由于太阳光谱中绝大部分光子能量大于0.5eV , 窄带隙半导体几乎能吸收所有的太阳光子 。 与此同时 , 窄带隙材料的能带缺陷很复杂 , 这会使得吸收光子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 。 而深能级的空穴 , 也是会先弛豫到价带顶和导带底的电子复合 , 最终把多余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 。 其二 , 窄带隙半导体薄膜工艺成熟 , 可以降低制备成本 , 易于工业化 。
李亚光指出 , 既然由碲化铋/铜构成的异质结构 , 能在一个标准太阳光辐照下达到317°C的高温 , 这样就可实现多个催化反应 。 氢气是未来社会的基础能源之一 ,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 但是 , 储存问题阻碍着氢气的发展 , 甲醇作为氢气的载体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 但是甲醇释放氢气也需要能源输入 , 而碲化铋/铜构成的异质结构 , 在光照下的温度完全可以驱动甲醇重整制氢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