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显示 , 在消费群体方面 , 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突破十亿 。 《报告》同时也提示警惕数据安全、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 。 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来 , 甘肃、江苏等地公安机关就已破获多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案件 。
甘肃省灵台县公安局不久前刚刚打掉一个全链条网上购销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 。 犯罪嫌疑人闫某某和胡某某利用经营店铺 , 骗取用户身份信息和手机号 , 非法注册各类网络账号 , 这些网络账号最终都落入“网上号商”的犯罪团伙手中 。
警方发现这两名嫌疑人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犯罪团伙 。 今年2月到3月 , 专案组转战重庆、四川、云南 , 抓获7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成员 。 该团伙从2019年起组建微信群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 , 他们利用通信业务代理商身份 , 以赠送礼品、话费等方式为诱饵 , 骗取用户个人信息后注册各类网络账号 , 以每个账号3元至20元价格出售 , 非法获利近十万元 。
江苏警方近日也破获一个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团伙 。 该团伙主要贩卖股民和学生的信息 , 他们把个人信息称作“料子” 。 “股民料子”包括炒股者姓名、手机号、交易所等信息;“学生料子”则包含家长姓名、电话、孩子就读学校等 。 “料子”还分手拨料子和AI料子 。 手拨料子通过人工拨打 , 确认过真实性和可靠性 。 AI料子则是嫌疑人通过软件随机生成的电话号码 , 没有其他身份信息 。
经审查 , 从2018年至今 , 该团伙贩卖公民个人信息20余万条 , 获利20余万元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截至2021年12月 , 有22.1%的网民遭遇个人信息泄露 。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不要点击、使用来源不明的链接、网站、手机App , 更不能将短信验证码提供给他人 , 严防信息泄露 。
部分手机App后台监视用户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 ,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 拒绝个人隐私在互联网上“裸奔”已经有法可依 。 但仍有不少用户觉得自己处在手机App的监视下 。 很多网友都有过这种经历 , 在网上看了某个物品或输入一个关键词 , 很快就会收到手机App推送的相关广告或信息 。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一家网络安全机构 , 技术人员用检测工具对两款手机浏览器收集用户信息行为进行了测试 。 技术人员复制了一个模拟的银行账号密码 , 尽管此时并没有使用浏览器 , 但检测工具却在浏览器调用的一段程序中发现了那个银行账号密码 。
网络安全工程师 吕石奎:这款App读取了我们复制的银行卡号和密码 。 它拿走的这个过程 , 实际是明文拿走 , 并没有做相关的加密处理 。
技术人员接着又在手机上选择了测试用的电话号码和短信 , 并把浏览器转入后台运行 , 这两次操作的内容同样被浏览器读取 , 包括在电商平台上浏览的商品信息也被两款被测试浏览器完整记录 。 其中一款浏览器在进程被关闭的状态下 , 仍然能够记录用户行为 。
建立“双清单”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 京东|熄火240天,在线教育“二次创业”按下重启键
- 保利|创业9年,拥有22万家企业客户,这家公司正在奔赴元宇宙
- USB|格总说创业干货:新号5天涨5000粉最简单那直接的办法
- 创业|家用投影仪实用在哪?@灵映
- 马云|马云还在创业的时候,百亿富豪找他喝酒唱歌,他呆半个小时就走了
- 创业|从5699跌至3149元,顶级屏幕+顶级相机+IP68,真香!
- 医生|和人合作,一个月几万到手
- 中国网民|美国:这届中国网民太难骗了!
- 创业|从腾讯、网易到字节,巨头们的音乐出海梦走到哪一步了?
- 普渡科技联合韩国VD Company参展IFS创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