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Lazada 10年:走,把货卖到东南亚去( 二 )


付丹是最早几批加入海外仓的商家 。 她在2014年创立自有品牌Hilda , 主营冲击钻、电圆锯等电动工具 , 因商品重量时常受困于跨境物流的成本和周期 。 遇上重大异常耽误物流时效 , 买家等得心焦 , 成交率也难以增长 。
Lazada海外仓一经盘活 , 这个时间迅速缩短 , 最快能达到2-3天 。 目前 , Hilda已成为全店海外仓商家 。 入驻一年后 , 其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就达到600%之多 。
“税收、物流、运输 , 都是Lazada官方帮我们解决的 。 ”付丹说 , “我只需要做一件事情 , 就是备货 。 ”
从Evelyn的视角来看 , 海外仓的繁荣更加具体可感:70%的库存都在双十一当天售罄 , 马来仓的日最高单量达到1万单 。 早在2015年 , Lazada 开拓跨境业务的同时联合菜鸟成立了跨境物流中心 , 并提供跨境直运服务;2018年 , 马来西亚率先启用海外仓 , 随后在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依次落地 。 海外仓已成为跨境商家无可动摇的物流桥头堡 。
2020年 , Lazada深圳、香港两仓正式上线 , Lazada跨境物流初步形成“跨境直邮、中国仓发、海外仓发”三种模式的服务矩阵 。
原本浩渺的重洋 , 因为物流的加速而陡然拉近 。 生意来往多了 , 人情味也变得浓厚起来 。 有时 , 付丹会赠送给顾客一枚中国结 , 对方爱不释手 , 不停地拍照 。
许多顾客由此变成了地道的中国迷 。 “恨不得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读书 。 ”付丹笑着说 。

新策略让卖货变得“好玩” 对于获得2022年Lazada先锋女性奖的付丹来说 , 不断提升自我是一种必备的品质 。 她报了大量的电商培训班 , 学习Lazada的各种功能和玩法 。
但对缺乏淘系电商经验的大量中小跨境商家、东南亚本地商家而言 , Lazada繁多的功能 , 有时是一种门槛 。 这也是为什么早期一段时间内 , 这个平台都因为难以上手 , 而被戏称为“Lazada 985大学” 。
为了摘掉这顶帽子 , 许多人都曾付出过努力 。
对平台运营Tony来说 , 他和同事们致力于优化工具、简化玩法 , 完善Lazada知识库的学习体系 , 开展各类培训 , 削减各项功能的上手难度 , 从正面降低商家的使用门槛 。
对早期商家孵化团队的Selina来说 , 这道题暗藏着更灵巧的解法 。 2019年 , LazLive正式上线 , 这是Lazada内置的直播工具 , Selina和她的同事们敏锐地意识到 , 如果将国内蔚然成风的“直播带货”移植到东南亚 , 是否能够在吸引东南亚用户的同时 , 为广大商家提供一个最容易上手的玩法?
对东南亚用户 , 电商直播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跨境商家则多少经历过淘系直播的红火 , 对这种模式并不陌生 。 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机会 。
考虑到东南亚用户喜欢热闹、爱好玩乐的心态 , Selina决定将“娱乐化营销”策略列为直播试水的重点 , 侧重增强消费者粘性 , LazLive的入口和LazGame并列 。 相比起懂得带货的跨境商家 , 许多东南亚本土商家甚至只将其作为个人“秀” , 娱乐至上 。
最重要的是 , 对买卖双方来说 , 这都足够轻松和“好玩” 。 当“好玩”成为一个平台的基调 , 也就提升了体验的轻松感 。
想法很美好 , 落地则需要面临重重阻力 。 由于缺乏人手 , 许多成员都是兼职参与项目;初期商家自播较少 , 仅有的3家服务商一度提供了80%的直播量;为了搜求小语种人才 , Selina几乎跑断了腿 , 甚至把主意打到香港的菲佣、广州的话剧社演员身上 。
一根橄榄枝在这时意外抛来:南宁 。
这是一座优势明显的城市:实体产业带较少 , 但聚集了大量的小语种人才 , 是面向东南亚的绝佳窗口 。 经过考察 , 直播团队很快与南宁政府签订了协议 , 在当地综合保税区划地4000平米设立直播基地 。 在这里 , 数万名小语种人才经过授课、培训、包装 , 成为训练有素的带货主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