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外资云落寞简史( 三 )


此后在2017年3月19日 , IBM宣布与万达达成战略合作 , 将由万达科技在华提供IBM的公有云服务 , 包括IaaS、PaaS等服务 。 现如今 , 万达官网还有王健林在集团总部会见IBM全球董事长罗睿兰的照片 。



在这期间 , 此前最活跃的亚马逊AWS先是在2014年初面向中国发布有限预览服务 , 接着在2017年11月 , 与光环新网达成资产购买协议 , 从而在国内提供并运营基于亚马逊云技术的云服务 。
可以看到 , 三大云厂商进入国内时纷纷选择搭配相应的合作伙伴 , 原因在于 , 2013年前后正值“去IOE”浪潮 , 加之棱镜门引发国内对信息安全的讨论 。
彼时 , 国内对于云计算产业的监管原则是:所有中国的数据必须留在中国;所有技术服务 , 都希望能由中国公司提供 。
此外 , 由于工信部对电信行业的限制 , 也使得外资云服务商无法轻易获得IDC牌照 。 也就是说 , 这些外资公司需要寻求本土第三方承接 。
尽管如此 , 各方通过复制微软与世纪互联的合作路径拿到合法身份 , 一步一步把云服务的旗子插进国内市场 。
“橘生淮北则为枳”除去IBM这个个例(2017年万达集团云业务部分解散 , IBM走向混合云) , 外资云在中国市场是如何落寞的?
客观来说 , 上文提到的政策监管门槛是主因之一 。
外资云服务商要想在国内站稳脚跟 , 必须遵守一定的监管框架 。 尽管外资云可以通过合作伙伴披上一层合规外衣 , 但在市场落地层面并没有如此简单 。
首先是窗口期的问题 。
2013年 , 国内云厂商纷纷处在起步期 , 除了最先布局云计算的阿里云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 彼时百度才宣布将面向开发者提供的服务正式命名为“百度开放云” , 腾讯云则宣布其云服务平台正式开放 。
面对气势汹汹的外资云 , 竞争态势可想而知 。 也正是由于在监管补位下 , 外资云在中国落地有了多项要求 。
以数据中心为例 , 由于云计算服务与数据中心密切相关 , 而数据中心服务在中国并未完全对外资开放 , 因此外资云迟迟难以大面积铺开 。
尽管后期通过联营合作得以补全资质 , 但错过这段最有利的窗口期 , 仍十分不利 。 拿亚马逊AWS来说 , 从2013年入华 , 到2017年获得牌照 , 错过行业发展期后 , 国内云计算市场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
同样 , 这层合规外衣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般得体 。
以首家进入中国的外资云厂商微软为例 , 据此前世纪互联工作人士透露 , 当年世纪互联和微软前前后后签署了一堆的合作 , 仅协议就有几百页 , 保密条款更是数不胜数 。
“为了满足监管原则 , 所有人员、数据中心内部都是世纪互联员工 , 微软公司员工不通过审批无法进入数据中心接触数据 。 ”
不仅如此 , 市场普遍认为 , 在世纪互联合作的模式下 , 一是微软的产品无法在第一时间同步到中国市场 , 中间一两年的时间差给了竞争对手赶超的机会 。
二是微软云的本土化问题 ,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 , 微软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也需要时间 。 此前一段时间内 , 往往微软等外资云厂商的全球服务非常丰富 , 但在国内开通的只有一半左右 。
在此基础上 , 同样可以引申到产品的“水土不服”上 。
脉脉上有一个有趣的提问:国内有哪些初创公司用亚马逊AWS的?为什么大家都用阿里云 , AWS在国内也有数据中心 , 很奇怪他们在国内市场份额这么低 。
在该问题下的数十条回答中 , “贵”成为解答者默契的答案——AWS除了贵 , 没有其他毛病 。
当然 , “贵”是相对的 , 在国内云厂商以扩大市场为目的的持续价格战下 , 加之国内小微企业占比超过80% , 让这些占比最大的小微企业 , 在选择云服务时更偏向国内的云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