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天宫课堂播撒好奇种子 邀请奇思妙想

■采访人员 许琦敏 沈湫莎
【眼泪|天宫课堂播撒好奇种子 邀请奇思妙想】“飞天梦永不失重 , 科学梦张力无限 。 ”昨天下午3点44分 , “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 “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联袂授课 。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 , 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 。
此次太空授课全程现场直播 , 地面主课堂设在中国科技馆 , 并在西藏和新疆设立分课堂 。 精彩难忘的科普课堂上 , 不仅有冬奥“顶流”冰墩墩担纲“助教” , 与航天员共同演示牛顿第一定律 , 更有“在太空是否需要强忍眼泪”“失重是否有利于美肤”的有趣互动 。
身处距离地球400多公里外的“天宫” , “太空教师”们向心怀梦想的青少年发出鼓励和邀请:“只要你们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勇敢追梦 , 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 ”据透露 , 今年即将发射的“问天”实验舱不仅欢迎科学家的科学实验 , 也欢迎同学们的奇思妙想 。
实验演示:“造冰雪”“抛墩墩”再展太空神奇
此次“天宫课堂”演示了太空“冰雪”、液桥、水油分离、太空抛物四个实验 。 与首次空间站授课相比 , 这次的实验通过天地间的环境差异 , 进一步加深青少年对于科学定律的理解 。
在太空中点水成“冰” , 是王亚平演示的第一个实验 。 当过饱和乙酸钠溶液遇到沾有结晶核的棉棒时 , 瞬间就变成了温热的“冰球” 。 “冰球”不冰 , 反而摸上去有点热 , 是因为溶液在析出晶体时释放出了热量 。
太空“冰雪”与在地面上的有何不同?王亚平解释 , 在地面上进行结晶实验时 , 晶体的样子可能因容器形状不同有很大差异 。 而在微重力环境下 , 晶体不受容器的限制 , 可以悬浮在半空“自由生长” 。 因此 , 中国空间站配备了无容器材料实验柜 , 就是利用太空微重力环境 , 研制地面上难以生长的新材料 。
这种微重力下的物质“自由” , 在“水油分离”和“液桥”实验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 当王亚平与地面课堂的同学同时摇匀装有纯净水和食用油的瓶子 , 并将其静置之后 , 地面课堂上的水和油很快分离 , 而空间站里的水和油却仍混为一体 。 为了让它们分开 , 叶光富当起了“人工离心机” 。 “由于水油密度不同 , 所受离心力不同 , 所以在失重状态下 , 可以用这个方法将它们分离 。 ”王亚平解释 。
最抓人眼球的 , 莫过于“冰墩墩”现身空间站 。 王亚平和叶光富用“抛墩墩”来演示牛顿第一定律 。 在地面抛出物体 , 会形成一条下坠的抛物线 , 在失重的太空 , 墩墩却划出了一道直线——从离开航天员手的那一刻 , 它就遵循牛顿第一定律 , 进行近乎匀速直线的运动 。 在地球上看不见摸不着的地球引力、空气阻力 , 在两相对比之下 , 立现差异 。
天地互动:提问脑洞大开 , 老师连连点赞
在太空流眼泪是怎样一种体验?住在“天宫”里皮肤会不会变好?水能烧开吗?……“天空课堂”第二课上的天地互动环节 , 孩子们脑洞大开的提问 , 让“太空教师”们连连点赞 。
“在空间站中流泪是像果冻一样在眼角拉长 , 还是会蹦出来变成一颗颗的?”面对孩子充满童真的好奇 , 王亚平说 , 在空间站里生活了这么久 , 有过许多激动乃至热泪盈眶的时刻 , 但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 , 眼泪无法像在地球一样自然地流下来 , 而是在眼眶中打转 。 她打趣地说:“在地面上强忍眼泪、故作坚强也许很难 , 但在太空很容易做到 。 ”
孩子们不仅脑洞很大 , 观察也细致入微 。 早在第二课发布视频预告时 , 大家就发现 , 出差“三人组”不约而同都“胖”了 , 皮肤看上去也不错 。 王亚平解释说 , 空间站里没有阳光照射 , 温度和湿度也控制在适宜范围 , 在微重力环境下 , 血液会向上流动 , 皮肤也会向上提拉紧致 , 出现“拉皮”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