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又一家汉服品牌被卷死了,可你还没入坑( 二 )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 , 虽然近几年汉服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日渐主流 , 汉服的用户基本盘也依然在不断增长 , 但转化成实质性消费的 , 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
为了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客群 , 不少汉服品牌都开始在产品中加入二次元、JK、Iolita等元素 , 如重回汉唐、汉尚华莲等品牌 , 都设立了自己的童装和男装线 。 但就目前而言 , 即使在行业爆发的2019年 , 销售额破亿的汉服品牌也仅仅只有三家 。
内卷严重 , 重新洗牌
整体市场规模扩张不及预期 , 但最近两年汉服市场内卷相当严重 。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统计 , 从2018年到2020年 , 淘宝汉服商家的数量从815家涨到1518家 。
过去两年内 , 整个汉服圈都在经历价格大战 , 这是促使许多老牌商家“被卷死”的另一重要原因 。 已经闭店的兰若庭 , 则曾经是这场价格战的带动者 。
早年间 , 因为汉服需求难以支撑量产 , 定价并不便宜 , 一套汉服动辄四五百 , 甚至上千元 。 但在2018年下半年 , 兰若庭推出明制套装“太平有象” , 一套最低只需要199元 , 很快就在汉服市场上掀起了购买风潮 , 当年一共卖出了21万套 , 被众多同袍称为“汉服校服” 。
有业内人士曾经向36氪透露 , 同样的一套样式 , 其他品牌的可能会给出2-3倍的定价 , 兰若庭的出现 , 直接打破了当时汉服的低价天花板 。
2020年初 , 兰若庭又再度如法炮制 , 推出了一套只需要119元的宋制“此间春色” , 上线当天卖出55万套 , 2020年 , 仅这一个单品产值就达到了3500万元 。
焦点分析|又一家汉服品牌被卷死了,可你还没入坑
文章图片
“此间春色”的官方图 , 图片来自于兰若庭官方微信 。
通过不断推出低价爆款的打法 , 兰若庭在2020年的营收达到了1.3亿元 , 被称为“汉服届的优衣库” 。 但低价的定位 , 也使得兰若庭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 创始人张静雯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早期完全不赚钱 , 甚至是在贴钱做买卖 。
兰若庭之后 , 相当一批定位在200-300元价位的汉服店铺加入 , 掀起了一股低价竞争的风气 , 这也迫使很多汉服商家不得不去“杀低价” , 抢市场 。
让这种内卷变得愈发严重的是 , 曹县从衰退的表演服产业转入了汉服市场 , 它的打法非常地“拼多多”:不讲究设计原创和形制 , 有的店铺甚至直接抄袭原创设计 , 并用相当一部分现代时装工艺代替汉服的工艺 , 以降低制造成本 , 大批量生产 , 再以超低价卖出 。
通过这种价低量大的打法 , 曹县很快就拿下了三分之一的汉服市场 。 而因为被超低价的商品冲击 , 一些老牌的知名汉服品牌 , 去年都减少了上新款式和店内的SKU , 部分高定价的汉服品牌为此也开了平价副线 , 加入这场价格大战 。
为了控制成本 , 稳定品控 , 近两年相当一批头部汉服品牌开始自建工厂 , 但绝大多数汉服品牌在起步时并不具备这种实力 。
和现代时装利润率能达到100% , 甚至数倍于成本不同 , 汉服由于产量不大 , 且工艺复杂 , 当下的利润率可能仅仅只有30%左右 。
本就较低的利润空间 , 再遭遇低价的内卷 , 很多汉服品牌都在价格战里倒下 。 有从业者透露 , 从19年开始 , 他见过大量的新商家进入到这个圈子里 , 但基本上都死了 , 现如今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 , 几乎不可能做下去 。
一位ID名为槠墨的汉服从业者在自媒体上爆料 , 兰若庭的闭店 , 正是因为下沉市场中价格战频发 , 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 已经不足以维持店铺正常经营等原因导致的 。 据这位从业者爆料 , 早在2021年6月份 , 兰若庭就已经开始在内部讨论重组的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