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曲中闻折柳下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是什么?

下一句为:何人不起故园情 。该诗出自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具体原文如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释义: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此夜曲中闻折柳下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是什么?

文章插图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是什么?
最是这首诗《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最让我欣赏的就是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 。尤其是在远离家乡后,对于这句诗的理解就又深了一层 。远离家乡,哪怕是最普通的节日,内心也会生出浓浓的思乡之愁,人言落日即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在此刻清晰的出现在眼前 。
走过了壮美的名山大川,见过了世上的风土人情,但无法忘却的是最淳朴的家乡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意思是什么?
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 。
【此夜曲中闻折柳下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诗是什么?】更多赏析: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 。“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 。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 。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 。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 。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 。“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 。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