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董强译《论语》封面。|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博大(译者·书)
本文转自:人民网
文章图片
董强译《论语》封面 。
资料图片
文章图片
董强译《唐诗之路》封面 。
资料图片
文章图片
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 有一个现象曾令翻译工作者沮丧、令旁观者雀跃:机器已经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不断提高智能 。 人们预测:正如阿尔法狗能够战胜围棋世界冠军 , 有一天 , 人工智能通过不断地“深度学习” , 也可以完成高质量翻译工作 。 姑且不论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完成高水平翻译 , 我想就“深度学习”提出一些思考 。
译者需进行“深度学习”
作为译者 , 人——而非机器——也需要“深度学习” 。 译者往往被想象成静止的、具有固定“水平”的人 。 我的意见是:正相反 。 译者的每次翻译都是一次挑战 , 一种自我提升 , 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 这是翻译的美妙之处 , 也是翻译更接近手工艺者和艺术家的地方 , 超出理论可以统领的范围 。
这便涉及对译者的定义 , 即一名译者需具备何种素质?
10余年前 , 我受委托将《论语》翻译成法语 。 之前 , 我翻译了《李白诗选》 , 曾作为国礼送给法国总统 。 但完整翻译《论语》对我来说依然是非常巨大的挑战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渐渐明白了译者“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
关于汉语 , 外国人中流传着一个美好的“神话”:汉语保存完好 , 逾千年变化不大 , 现今中国人仍然读得懂孔子 。 诚然 , 由于长期传承 , 孔子的许多话语已经深深融入汉语 , 以引言、警句、转用语等多种形式在现代语言中成功“再现” 。 然而 , 越过这些沉淀在语言中的例子 , 深入到《论语》本身的海洋 , 任何一个当代人都会发现 , 在大部分情况下 , 如果没有专家的细致指导 , 读《论语》寸步难行 。 尤其是 , 在历史的长河中 , 各种各样的阐释相互叠加 , 一句原文有多种解释 。 而在最后的翻译定稿中 , 即便译者可以在注释中加入其他解释 , 正文也只能选用一种 。 这要求译者在统一语气、文风、思想、上下逻辑等基础上 , 最终负责任地使用一种解释 , 并用外语准确表达 。
因此 , 翻译《论语》 , 首先要学习《论语》 , 把各种版本都拿来读 。 在字里行间看出一段一段的基本含义 , 直到一种能够说服自己的意义从中浮现 。 这是一种历史的穿越 , 需让各个时代的解释像地质层般清晰展现 , 然后进行挑选 , 将它们与《论语》本文中一些意义较为浅显明确、无需阐释的语句尽可能“无缝连接” 。 换句话说 , 最能进行无缝连接的解释 , 在上下文中最具逻辑性和说服力 , 这便是最佳选择 。 这是译者“深度学习”的结果 , 也是译者真正的“责任制”:一个译者署名时 , 最重要、最需担负的责任不仅是语言的准确或语法的正确 , 更是译文内在逻辑的合理性 。 说到底 , 这是译者应起码具备的能力 。
【本文转自:人民网董强译《论语》封面。|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博大(译者·书)】译者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创作者
于是 , 译者成了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高度责任人 。 客观 , 因为译者同时是学习者 , 必须学习尽可能客观的知识;主观 , 则因为译者需以全部感性、理性和理解做担保 , 做出如鲁迅“拿来主义”中“拿来”的决定 。 这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选择 。 所以 , 译者的理想境界就是同时成为作者 , 或译作创作者之一 。
- CPU|怎么样使自己电脑速度提快,希望本文章对你有帮助
- 本文转自:第一现场精准防控力保稳增长|央视关注!看深圳“小巨人”如何领跑“大赛道”!
- 本文转自:深圳商报据外媒报道|540亿元!亚马逊“拿下”米高梅
- 本文转自:清远消防大型商场或者购物中心大家一定常去但是与之相关的消防安全常识你可能并不了...|“虎虎”商场“历险记”
- 本文转自:深圳晚报— 深小晚特选 —编辑 | 林冬雯...|深晚天天读|温暖这座城
- 本文转自:中国长安网...|“超市大盗”专挑漏洞,检企互助“把脉支招”
- 本文转自:半月谈网络热词“吃瓜”|“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吃瓜”跑偏有玄机
- 本文转自:广西卫视云办公、云会议、云课堂、云直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西:挖掘云端价值 智赢数字时代
- 本文转自:IT之家IT之家 3 月 19 日消息|微软画图应用更新,进一步升级 Win11 风格 WinUI 元素
- 本文转自:人民网正在测试中的AC313A直升机地面联合试验平台。|首飞在即! “江西造”AC313A直升机地面试验平台开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