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董强译《论语》封面。|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博大(译者·书)

本文转自:人民网
本文转自:人民网董强译《论语》封面。|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博大(译者·书)
文章图片
董强译《论语》封面 。
资料图片
本文转自:人民网董强译《论语》封面。|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博大(译者·书)
文章图片
董强译《唐诗之路》封面 。
资料图片
本文转自:人民网董强译《论语》封面。|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博大(译者·书)
文章图片
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 有一个现象曾令翻译工作者沮丧、令旁观者雀跃:机器已经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不断提高智能 。 人们预测:正如阿尔法狗能够战胜围棋世界冠军 , 有一天 , 人工智能通过不断地“深度学习” , 也可以完成高质量翻译工作 。 姑且不论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完成高水平翻译 , 我想就“深度学习”提出一些思考 。
译者需进行“深度学习”
作为译者 , 人——而非机器——也需要“深度学习” 。 译者往往被想象成静止的、具有固定“水平”的人 。 我的意见是:正相反 。 译者的每次翻译都是一次挑战 , 一种自我提升 , 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 。 这是翻译的美妙之处 , 也是翻译更接近手工艺者和艺术家的地方 , 超出理论可以统领的范围 。
这便涉及对译者的定义 , 即一名译者需具备何种素质?
10余年前 , 我受委托将《论语》翻译成法语 。 之前 , 我翻译了《李白诗选》 , 曾作为国礼送给法国总统 。 但完整翻译《论语》对我来说依然是非常巨大的挑战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渐渐明白了译者“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
关于汉语 , 外国人中流传着一个美好的“神话”:汉语保存完好 , 逾千年变化不大 , 现今中国人仍然读得懂孔子 。 诚然 , 由于长期传承 , 孔子的许多话语已经深深融入汉语 , 以引言、警句、转用语等多种形式在现代语言中成功“再现” 。 然而 , 越过这些沉淀在语言中的例子 , 深入到《论语》本身的海洋 , 任何一个当代人都会发现 , 在大部分情况下 , 如果没有专家的细致指导 , 读《论语》寸步难行 。 尤其是 , 在历史的长河中 , 各种各样的阐释相互叠加 , 一句原文有多种解释 。 而在最后的翻译定稿中 , 即便译者可以在注释中加入其他解释 , 正文也只能选用一种 。 这要求译者在统一语气、文风、思想、上下逻辑等基础上 , 最终负责任地使用一种解释 , 并用外语准确表达 。
因此 , 翻译《论语》 , 首先要学习《论语》 , 把各种版本都拿来读 。 在字里行间看出一段一段的基本含义 , 直到一种能够说服自己的意义从中浮现 。 这是一种历史的穿越 , 需让各个时代的解释像地质层般清晰展现 , 然后进行挑选 , 将它们与《论语》本文中一些意义较为浅显明确、无需阐释的语句尽可能“无缝连接” 。 换句话说 , 最能进行无缝连接的解释 , 在上下文中最具逻辑性和说服力 , 这便是最佳选择 。 这是译者“深度学习”的结果 , 也是译者真正的“责任制”:一个译者署名时 , 最重要、最需担负的责任不仅是语言的准确或语法的正确 , 更是译文内在逻辑的合理性 。 说到底 , 这是译者应起码具备的能力 。
本文转自:人民网董强译《论语》封面。|让读者感受到文化的博大(译者·书)】译者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创作者
于是 , 译者成了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高度责任人 。 客观 , 因为译者同时是学习者 , 必须学习尽可能客观的知识;主观 , 则因为译者需以全部感性、理性和理解做担保 , 做出如鲁迅“拿来主义”中“拿来”的决定 。 这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选择 。 所以 , 译者的理想境界就是同时成为作者 , 或译作创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