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当道,最靠谱的手机散热方法是什么?( 二 )


从我们此前对这些机型的测评中也可以看到 , 游戏手机的确在散热方面表现不俗 , 保持良好握持手感的同时 , 还能让手机性能稳定发挥 , 游戏体验自然不在话下 。
对于看重游戏及温控体验的用户 , 可以优先考虑红魔7系列、Redmi K50电竞版、iQOO 9系列等机型 。
后盖与保护壳的功能性进化
既然内部的空间有限 , 手机厂商开始“开疆扩土” , 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的外部 。
比如前面提到的红魔7 Pro , 在手机后壳处增加了一块航空铝金属散热片 。 金属的导热系数很高 , 此前也流行过金属机身的手机 , 在外部使用金属材质 , 理论上的确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 但因为成本、工艺以及美观度等原因 , 现在主流机型几乎都采用了玻璃、陶瓷等后盖材质 。

在我们此前的测评中 , 红魔7 Pro的温控表现的确在目前的旗舰机中处于第一梯队 , 在VC均热板、主动散热风扇等多个散热部件协同工作下 , 长时间运行《原神》最高温度也仅有43℃左右 , 而其他旗舰机型普遍都在45℃以上 。
正因为背部加入了铝金属 , 在加快散热的同时 , 也尽可能地将热量传导到了手机中部 , 双手握持时一般不会碰到 。 作为对比 , 其他机型的最高温处往往处于摄像头附近 , 握持时会进一步增大体感差异 , 这块金属散热片显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厂商们不仅在手机上做文章 , 周边配件同样也值得开发 。 市面上已经有OPPO Find X5 Pro的冰肤散热保护壳、Redmi K50电竞版的金属散热磁吸壳、红魔7系列的寒冰铁甲导热保护壳等专为散热设计的功能型保护壳 , 一般都是在外壳中加入一些便于导热的材料 , 实现更快的热传导效率 。
其中 , Redmi和红魔的保护壳都是内嵌了导热金属 , 也就是铝片 , 工作原理相对传统 。 而OPPO的冰肤散热保护壳略有不同 , 它采用Glacier Mat新型材料 , 并非金属 , 而是一种主动无源式散热材料 , 来自武汉大学纳米能源实验室与OPPO热实验室联合开发 , 基于航天器蒸发冷却散热与人体发汗散热的原理 , 实现循环蒸发冷却功能 。
这类手机壳能加速热传导 , 再加上保护壳可以避免手指直接接触手机背部 , 能有效降低体感温度 。 当然副作用也不是没有 , 它们和一般手机壳相比较厚 , 而且都是手机厂商针对某款机型推出的定制款 , 并不适用于所有机型 , 那么 , 其他机型怎么办呢?
喷雾、背夹 , 退烧贴……哪个最有用?
在电商平台搜索“手机散热” , 结果中最多的是散热背夹 , 还有就是降温喷雾、降温贴等 , 它们真的有用吗?
降温贴其实就是给小朋友用的退烧贴 , 主要就是在无纺布上加入高分子凝胶、薄荷、冰片等 , 水分蒸发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 但是作用十分有限 , 而且不能循环使用 。
至于散热喷雾 , 一般用于夏天给汽车座椅降温 , 对于手机这种持续发热的场景并不适用 , 隔几分钟就要喷一次 , 费时费力 , 而且你的手机不一定支持防水 , 就算是防水手机也不敢保证100%安全 , 再加上骤冷骤热也可能让手机内部产生小水珠 , 从而损坏元器件 , 我们并不推荐选择这两种散热方案 。

相对来说 , 正规品牌推出的散热背夹还是比较靠谱的 。 比如红魔、黑鲨都推出了相关产品 , 都是通过半导体+风扇进行散热 。 至于原理 , 就是两块半导体材质形成热电偶 , 在通电后两端产生热量差 , 两个极板之间的热量可以快速进行逆向热传递 。 加上主动散热风扇可以加快空气流动 , 就实现了迅速降温的效果 。
类似的产品比较多 , 还有不带半导体的背夹 , 靠风扇物理降温的 , 效果会大打折扣 , 价格也要便宜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