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负债50亿,3万人排队退钱!贾跃亭埋下的又一个雷,爆了( 二 )


他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专门面对高端商务人士的租车服务 , 哪怕价格高点也没问题 。

彼时 , 汽车租赁市场异常火爆 , 神州租车、一嗨租车斗得正酣 。 易到用车绕开了传统的租车市场 , 只做专车 。
从创立之初 , 易到用车就很“高级” , 在用户体验上更为严苛 。
易到最大的优势是乘客和司机可以相互选择 。 易到司机必须戴白手套 , 在接单后 , 还能收到用户喜好推荐 , 比方说乘客是否想和司机聊天、对车内音乐的偏好 。
在周航的理想蓝图中:易到的司机应该温和有礼、谈吐不凡 , 即使有人想从北京打车到西藏 , 司机也必须接单 。

易到用车备受追宠 , 一直保持着80%的市场份额 , 一度形成垄断之势 。
危险来得猝不及防 。 2015年 , 人类商业史上发生了一场载入史册的补贴大战 。
Uber在进入中国一年后 , 其CEO卡兰尼克向全球投资人宣布 , 他要在中国市场烧掉 10 亿美金的补贴 ,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

滴滴即刻迎战 , 就像点燃了石油桶 , 双方烧钱攻势愈加迅猛 。
出行价格一路狂跌 , 甚至低于出租车起步价 , 用户手机上同时下载五六个打车软件是常有的事儿 。

一路领先的易到用车在这场争夺战中 , 高傲又保守 。 它态度很明确——决不参战 。
红杉资本曾希望易到能加入专车大战 , 被周航拒绝了 。
易到团队算过一笔账 , 他们用了无数个模型测算 , 这场烧钱大战不可持续 , 撑不过3个月 。

周航显然低估了这场持久战 。 整个2015年 , Uber中国烧掉了25亿美元 , 滴滴烧掉了122亿元人民币 , 双方基本打平 。
周航这才意识到自己判断错误 , 但是易到用车再想跟进 , 资金已经玩不起了 。
情怀救不了生意 。 在烧钱大战之下 , 易到的日订单量缩水一半 , 日亏金额3720万元 。
易到用车无奈退居二线 , 从主场领军者沦为市场边缘者 。

与乐视决裂 , 拖垮“买主”易到的至暗时刻 , 正好是乐视的高光时刻 。
2015年 , 乐视网成为创业板疯狂上涨的龙头 , 市值一度逼近1600亿元 , 相当于同期在美上市的9个搜狐 。

乐视向易到伸出了橄榄枝 , 以7亿美金拿到易到66.67%的股权 , 成为易到的控股股东 。
但这笔投资是一颗定时炸弹 , 为易到的“倒下”埋下伏笔 。
乐视入主后 , 发起史上最长的“充值返还”活动 , 长达9个月的充100返100补贴 。 高傲的易到还是低头了 。

短短半年 , 易到充返总金额就已经达到了60亿人民币 , 超过了乐视的投资总额 。
易到起死回生 , 日均订单已经达到100万 。 贾跃亭制定的三个百万目标提前达成了 。
但易到的资金窟窿越来越大 。
联合创始人杨芸说 , 乐视借平台补贴的方式 , 消化掉乐视的库存产品 , 但易到并没有降低成本 。
其后 , 周航得知了一笔莫名其妙的贷款:乐视以易到为主体 , 向银行贷款14亿 。
周航写了一封撕破脸皮的公开信 , 踢爆了乐视与易到之间的矛盾 , 直接告诉外界:那笔14亿贷款到账后 , 乐视挪走了13亿 。

三天后 , 周航、杨芸等联合创始人发布声明 , 辞去易到所有相关职务 。
埋下的雷终究是爆了 。 因为这个资金窟窿 , 2个月后司机开始拿不到钱 。 易到给了各种借口 , 反复拖延支付时间 , 但愤怒的司机们围堵了易到办公室 。

易到与乐视也被称作是创业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
2016年 , 乐视爆发财务危机 , 易到被二度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