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Keep递交招股书:运动科技“独角兽”到底是不是“伪成长股”?( 三 )


三来 , Keepland自营店与合作店目前统一定价 , 都是每节课49元 , 且实行的是按次付费模式 。 但坦白讲 , 运动健身需要用户拥有较高的自律意识 , 金钱绑定也是维持自律的一个有效方式 , 这种方式确实降低了人们的健身门槛 , 但可能也因高估“自律”而弱化人们迈入健身房的可能 。
03丨强敌环伺 , 先发优势能否保住?
国内看Keep , 国外看Peloton 。 作为互联网运动健身赛道中的海外平台 , 已率先上市的Peloton却并未给Keep和其他“玩家”带来什么积极的感知 。
在最新的一个财季 , Peloton营收增长仅6% , 净亏损达4.39亿美元 。 这家公司崛起于疫情初期 , 顺便还带火居家健身赛道 , 但又在全球疫情常态化的环境下一落千丈 。
糟糕的业绩让资本市场开始质疑居家健身是“伪命题” , 并对其商业模式逐渐失去了耐心 , 要求董事会解雇公司CEO , 并讨论出售公司的可行性 。 如今这家公司的市值已从历史高点的500亿美金跌至不到100亿 , 缩水超过八成 。
即便如此 , Peloton的会员渗透率仍做得比Keep更好 , 毕竟 , “用户”才是互联网创业领域中赖以生存的要素 。
Keep的订阅会员从2019年的80万增加到2021年的330万 , 规模增长4倍以上 。 会员渗透率也持续上升 , 由2020年的6.4%增长至2021年的9.5% 。 Peloton在去年年底拥有277万名联网健身订阅用户 , 其中付费数字订阅用户为86.2万 , 会员渗透率远高于Keep 。
当然 , 为了能让自己持续获得市场青睐 , Keep也可以对外“设定”自己的高成长性 。 因为从价值投资范畴来看 , 成长性是评估一家企业“底色”的关键维度 , 高成长性的企业一般会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更受投资者追捧 。
但需要强调的是 , 比起那些在坚韧“基本面”上的稳步增长 , 不少企业说到底可能是“伪成长性”:比如 , 益于疫情这样的环境影响而获得营收的短期刺激;再如 , 通过外延并表等财务技巧 , 将财报“包装”得更加漂亮等等 。

内忧之外 , 外患同样值得关注 。
国内方面 , 于线上 , 同品类App有FitTime、每日瑜伽等;于线下 , Keepland面对一众超级猩猩、乐刻等专注线下门店的对手;在智能硬件上 , Fiture、乐刻、咕咚在争夺不说 , 连科技公司小米、华为也纷纷下场 , 在与健身企业合作的同时 , 更传出要推出智能健身硬件产品等方面的消息 。
来自于资本市场中的消息 , 除了已提交招股书的Keep , 运动健身赛道的融资热度不断攀升 。 据第三方监测统计 , 截至2021年7月 , 发生在家庭健身、线下健身房和运动消费等领域的融资案例共23起 。
国外方面 , 据彭博社不久前的报道 , 美国家庭智能划船机豪华品牌Hydrow正在与一家名为Sandbridge X2 Corp.的“壳公司”讨论SPAC上市事宜 , 据悉 , 资产合并后的新公司估值有望超过10亿美金 。
【阿里巴巴|Keep递交招股书:运动科技“独角兽”到底是不是“伪成长股”?】整体上讲 , Keep是否“流血”上市其实并非核心问题 , 相比于此前已累计的亏损 , 如何在往后的日子中更好地经营用户 , 提升用户的APP打开率、付费意愿以及复购意愿 , 实打实增进企业的商业价值 , 才是Keep更应该花费精力去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