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称呼中包含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人的称谓


1下列称呼中包含的文学常识
1庖丁、弈秋 ——职业作称呼——扁鹊、
2鲁庄公、隋炀帝 ——谥号——汉武帝、欧阳文忠公
3汉高祖、唐太宗 ——庙号——唐玄宗、清高宗(乾隆)
4贞观、乾隆 ——年号——康熙、道光
5刘豫州、杜拾遗 ——官职——王右军、杜工部
6留侯、王荆公 ——爵位——淮阴侯、
7王临川、柳河东 ——籍贯——樊樊山、
8先君、先父 ——过世亲人——先考、先妣
9令尊、令郎 ——尊称对方——令爱、令媛
10家严、家慈 ——自己谦称——家兄、贱内
这是你们的作业吗?怎么问的一样?
2下列称呼中包含的文学常识
1庖丁,弈秋() 以职业名称呼从事该职业的人 。
庖丁是名叫丁的庖厨;弈秋是名为秋的棋手 。参见又如巫咸,指的是名叫咸的巫 。
2鲁庄公,隋炀帝() 谥号 。皇帝有谥号,大臣也会有谥号 。
谥号和该人得到的评价有关,参见又如范文正,范仲淹谥号文正 。3.汉高祖,唐太宗()庙号 。
能得到庙号的只有皇帝,而且并非所有皇帝都有庙号 。参见4.贞观,乾隆() 年号 。
我们说贞观之治、乾隆盛世的时候,往往是以年号来代指某个时代 。又如雍正、嘉庆 。
5刘豫州,杜拾遗()以曾任的官职名尊称某人 。刘备曾领豫州牧,杜甫曾任左拾遗 。
又如王右军 。王羲之曾任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
6留侯,王荆公()以封号尊称某人 。张良受封留侯,王安石受封荆国公 。
又如范颍州(范仲淹终于颍州任上) 。7.王临川,柳河东() 以祖籍称呼某人 。
王安石是宋代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柳宗元是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 。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 。
参见8先君,先父() 对已经故去的值得尊重的人的称呼 。9.令尊,令郎() 对对方家人的尊称(令是美好的意思) 。
又如令弟 。10.家严,家慈() 对己方父母的称呼(由于是己方的父母,所以不可用赞美之辞,比如令尊之类(令是美好的意思);而由于是父母,古人注重孝道,又不可随意使用谦称,父严母慈,所以使用家严、家慈来称呼)又如舍弟 。
3关于语文文学常识的
(1)百姓的称谓 。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
《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
“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孩提是指二三岁之间,还在襁褓里的幼儿 。
也写成“孩抱” 。《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黄口是指十岁以下 。《淮南子·汜论训》中有“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亭》“总角闻道,百首无戍” 。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大戴礼记》中有“束发而就大学” 。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夹住,表示已经成年 。《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牡丹亭》中有“忽有一生,年可弱冠,风姿俊妍” 。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论语》中有“三十而立” 。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论语》“四十而不惑” 。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论语》中有“五十而知天命” 。
花甲是六十岁 。《唐诗纪事》中有“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有珠” 。
古稀是七十岁 。杜甫有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后人就因这句诗,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
《聊斋志异》中有“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期颐指一百岁 。
《聊斋志异》中有“儿福相,君亦期颐,更何求” 。【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敬,而改变原来的称呼,采用一种新的称呼 。
避讳的方式很多,比较常见的有改字法、空字缺省法、缺笔法 。以同音字、同义字、近音字、近义字来代替应避讳的字,是最常用的方法 。
如秦朝为避秦始皇嬴政的讳,该“正月”为“端月” 。晋代为避晋景帝司马师的名讳,改“师”为“帅”等等 。
【帝王的称谓】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 。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
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 。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 。
周代君主称“王” 。从周文王、周武王到周懿王,王号都是自称 。
谥法起于周孝王以后 。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有褒贬之意 。
即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
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布义行刚曰景,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
战国中期以后,周王的权力日益削弱,威信已无 。各国的诸侯相继称王 。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 。他认为:“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
而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决定将三皇、五帝的名号合一,自称“皇帝” 。从此,皇帝一词就成为封建帝王的称号 。
秦王政还废除旧有的谥法,他自称“始皇帝”,子孙继位,为“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这就是秦王政被称为秦始皇的由来 。
秦朝灭亡后,谥法制度又被恢复 。在古代,对皇帝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是大不敬,即使对前代帝王亦是如此 。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 。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真宗、元文宗等 。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 。
4语文文学常识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
【下列称呼中包含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人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