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我最圣母的时候,就是吃外卖不敢差评( 三 )


4
算法公开之后 , 各方的体验会有所改进吗?
在公布了“预估送达时间”的运算逻辑后 , 美团进一步改进预估到达时间算法 , 逐步推行“预估到达时间段” 。
而用户在理解了算法之后 , 也能接受之前的“时间点”变为了“时间段” , 从而对订单送达时间有更合理的预期 。
在算法公开后 , 同样获得改善的 , 还有另一对紧张关系——
如果让骑手聊聊给他们造成最多困扰的对象 , 上榜最高的 , 未必是投诉他们的顾客 , 也许是迟迟无法出餐的餐厅 。
《女大学生外卖骑手的42条生存指南》里说 , “看着商家的蟹活着在我面前爬过 , 还没煮 。 真的很无奈 。 给商家一句话:你知道你出餐慢五分钟 , 骑手需要多努力才能弥补回吗?”
但是 , 出餐慢的商家 , 就是毫不为骑手考虑的恶人吗?
有个做餐饮的朋友说 , 他最怕的就是每天中午和晚上 。 一到饭点儿 , 客人和订单就一窝蜂地来了 , 后厨、前厅忙得不可开交 , 顾客、骑手的催促声此起彼伏 , 稍微擦枪走火 , 店员难免和骑手争吵几句 , 那一刻 , 他觉得自己就在油煎火烹的人间炼狱 。
针对这种情况 , 去年以来 , 美团启动了“出餐后调度”试点 , 商家通过免费发放的终端智能硬件产品“出餐宝” , 可以上报出餐情况 。

出餐完毕后 , 外卖后台再调度骑手到店取餐 , 这样既能帮助骑手减少等餐时间 , 不耽误后续订单配送 , 也能提升商家在出餐环节的体验 。
有时候 , 你以为商家与骑手之间的矛盾 , 是零散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 其实他们之间 , 只是缺少一个统一的进度条 。
5
3月3日 , 美团外卖发布《2021年度美团骑手权益保障社会责任报告》 。 在这次发布的报告中 , 美团以“骑手服务评价规则”为主题 , 宣布推动合作商试点“服务星级”阶梯化激励机制 。 新机制将骑手的月度奖励与月度积分挂钩 , 对差评、超时等情况的处理从扣款改为扣分 , 骑手可在后续通过加分项弥补 。
这份报告 , 也是美团第三次公开算法 。
在新的算法规则下 , 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外卖小哥们 , 不会因为一个差评、一次超时就面临罚款 , 取而代之的是更柔性的积分制 。
在这项规则调整后 , 作为消费者的你 , 也终于得以一窥盲盒里的差评规则 , 放心作出真实的服务评价了 , 骑手们也不必为了规避一次差评和超时 , 在路上冒不必要的风险 。

三次公开都指向了一个方向——透明是算法规则公平公正的起点 。 只有透明了 , 算法规则才能带来让人放心的确定性 , 才具有最大的正当性 。
而算法向善 , 不仅是一个价值观选择 , 更是一个技术考量 。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沈灏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 , (好的算法)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 需要针对各个业务领域大量地调研 , 深入每个场景 , 最终制定一个相对有量化指标的实施方案 。
因此 , 每一次算法改进 , 都需要大量的探索和论证 。 公开规则当然会引发争议 , 但争议不仅会促进改进 , 打破平台闭门造车的困境 , 也能消除平台上各参与方的误解 。 2021年 , 美团举办了136场骑手恳谈会 , 上面提到的算法改进 , 很多都是来自骑手提的意见 。
更具考验性的问题在于 , 作为交易撮合方的平台 , 需要兼顾的是生态中的各方利益 。 每一次调整 , 都不只是算法和规则的问题 , 也是如何把各方利益都照顾到的问题 。
比如除了配送算法 , 最近美团还要响应国家号召 , 调整佣金规则 , 为中小餐饮商家降佣 , 在餐饮业寒冬之下帮助中小商家活下去 。 但另一方面 , 平台还要保证外卖小哥收入和用户体验不下降 , 可以说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