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东数西算”:织一张算力“绿网”

3月7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强调要加快打造“东数西算”工程中的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
“东数西算” , 是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 , 把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 , 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 , 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 。 打通“数”动脉 , 织就一张高效率的“算力网” , 既缓解东西部资源错配的问题 , 也给西部开辟一条发展新路 。
为何我们要实施“东数西算”?目前已确定的十个集群是如何选址的?推进“东数西算”时 , 又需注意哪些问题?近期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采访了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张毅等专家 。 据介绍 , “东数西算”是为解决数据中心行业目前存在的资源错配、能耗高、电力使用效率低等问题 , 实施“东数西算”是进行集约化管理 , 实现国家利益、社会价值最大化、技术经济最优化的必然选择 。
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程依伦
为什么要做“东数西算”?
——解决数据中心行业几大痛点
2月17日 ,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 , 目前中国的数据中心规模已经达到500万标准机架 , 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1.3万亿亿次浮点运算) , 且预计未来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 需要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 全国一体化布局 。 按规划 , 中国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 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
“‘东数西算’不是单纯地将东部的算力需求全部引导到西部 , 而是更多地强调根据数据存储地以及算力的需求 , 匹配相应的枢纽节点 , 从而实现资产配置中的效能最优化方案 。 一方面 , 在西部发展数据中心 , 将后台加工、存储备份等对网络数据传输要求不高的业务率先西迁;另一方面 , 对于网络以及算力要求较高的业务 , 比如工业互联网等仍可在东部枢纽布局 。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张毅说 。
张毅表示 ,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 , “东数西算”是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而进行的集约化管理 , 是实现国家利益、社会价值最大化、技术经济最优化的重要举措 。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不仅可以带动西部大数据中心建设 , 同时可以通过数据流带动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 , 实现数据要素跨区域流通 , 从而更好地促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 。 ”
“做‘东数西算’ , 第一是要解决结构性的资源错配;第二是从宏观布局 , 提高网络互联互通水平;第三是助力能效管理 , 提高效能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 ”张毅称 。
1.解决数据中心资源错配
一直以来 , 数据中心行业都定位为高能耗产业 。 以中国电信为例 , 2021年数据中心耗电达到56亿度 , 占总耗电量的20%;中国联通数据中心投产后的运营成本中 , 电力成本也同样占比超50% 。 “数据中心规模的高速扩张带来了各类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快速增长等问题 。 一方面是‘双碳’目标 , 另一方面是不太均衡的资源需求 , 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面临新挑战 。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 。
为何会存在资源供需失衡?对此张毅解释 , 算力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数据处理量巨大 ,二是计算结果速度要求极快 。因此算力是实现数字化发展的核心 。 “影响算力有两个重要因素 , 一是设备 , 二是电力 。 ”
数据中心建设通常需要考量供需两端的相关因素 。 从需求端看 , 数据的整体需求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 , 算力的整体需求则与产业集群位置相关;从供给端看 , 则会考虑数据传输的物理距离、节点延时的影响、数据中心的电力支出、设备折旧、维护运营等成本 。 “因而目前 , 中国数据中心存在供需失衡问题 。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 但数据中心需求不高 , 供给过剩;我国东部地区数据中心需求旺盛 , 但供给受土地、能源等资源限制 , 数据中心供不应求 。 ”何宝宏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