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拜献大王足下的再拜是什么意思,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什么意思?

足下:敬词,意思是“您” 。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 。
句子的意思是:拜两拜敬献给大王 。
出自《鸿门宴》: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
译文:让我(张良)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 。

再拜献大王足下的再拜是什么意思,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什么意思?
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 。
此诗出自司马迁的《鸿门宴》,原文: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人物介绍: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创造背景:
【再拜献大王足下的再拜是什么意思,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什么意思?】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 。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 。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 。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 。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 。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