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一路,披荆斩棘,传奇独角兽Grab如何闯荡东南亚?

GGV有话说:
从2000年成立至今 , 以科技驱动为逻辑 , GGV纪源资本走过了21年的时间 。 如今 , 硬科技趋势开始崛起 , 中国加快自主创新的节奏 , GGV也抓住了前沿科技、企业服务、消费等领域的大机会 , 极为关注中国本土新兴科技生态的发展 , 投资了包括半导体、新能源、AI+医疗、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硬科技领域里的多家行业内顶级公司 , 并产生深远影响 。
对趋势判断的敏感和准确 , 以及高投资回报 , 让GGV赢得了LP的信任 。 在项目的退出中 , GGV也保持着良好的成绩 , 过往21年在华投资项目IRR(内部收益率)超过50% 。 目前GGV的累计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达到92亿美元(约合600亿人民币) 。
本栏目为GGV投资笔记x捕获超级科技独角兽特辑 , 将为大家呈现一系列GGV所投资的优秀科技公司背后的成长故事 。
作者:凛
编辑:张颖
Grab , 成立于2012年 , 如今不仅遍布8个国家480个城市 , 也成为东南亚一款难得的超级App——它是东南亚移动和交付类别中下载量最大的应用程序 , 领先的品类包括外卖、打车以及数字钱包 。 毫不夸张地说 , Grab创造了奇迹:它在东南亚从零开始闯出了打车软件的模式 , 甚至培养了6.7亿人民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 , 在出行、物流、支付、社交、地图等行业 , 均形成了对整个市场的带动力 。
但同时 , Grab也是一家有传奇色彩的公司 。 它与早早成名的“侵入者”Uber的竞争、收购并彼此持股 , 也经历了与Go-Jek的多年缠斗 , 它还是一位融资高手 , 自2012年创办以来 , 股东包括GGV纪源资本等一众明星投资公司 。 这一切都使外界很好奇:为何在东南亚 , 偏偏出现了这样一匹独角兽?
Grab改变了什么?
即使是今天看来占有率惊人 , 产品线众多的Grab , 也是从一款初创产品演变而来的 。 2011年 , 在哈佛新企业创新大赛(HBSNewVentureCompetition)上 , 哈佛MBA毕业生陈柄耀(AnthonyTan)与陈慧伶(HooiLingTan)提出了他们的商业计划:创办一款打车软件 , 解决家乡马来西亚混乱而拥堵的交通状态 。
这个直指痛点的计划获得了比赛亚军带来的25000美元奖励 , 外加陈柄耀自己的积蓄 , 以及企业家母亲的资助 , 他们决定回乡创业 。 此次创业 , 母亲是伸出援手投资几百万美元 , 并陪伴他一起会见投资方的那一位“贵人” 。
外包开发出“MyTeksi”(Grab前身)产品雏形后 , 在这片对任何智能手机应用的认知都很荒芜的市场 , 怎么开拓出一个打车平台?
征战一路,披荆斩棘,传奇独角兽Grab如何闯荡东南亚?
文章图片
答案是:靠地推 。 只有平台上的司机的数量增加后 , 平台另一端的乘客数量才有理由增加 。 早年 , 陈柄耀与陈慧伶带领团队一家家出租车公司推广 , 一名名司机地劝说他们下载产品 。
两位哈佛高材生不仅活跃在各地机场、购物中心、加油站 , 还在马来西亚政府举办的一场嘉年华上设置了一个摊位 , 专门来招募出租车司机使用MyTeksi 。 而这一切是十分必要的:2012年的马来西亚 , 能够使用App的司机极少 , 他们不仅要教会司机使用MyTeksi , 还要顺便普及WhatsApp、谷歌地图等必要工具性软件的使用方法 。
实际上 , MyTeksi背后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 。 App帮司机接单 , 同时智能化安排他们的行车路线 , 同时也收取抽成 。 后期 , 很多司机从出租车公司“跳槽”到了Grab上 , 因为在Grab这里 , 司机需要支付的抽成比出租车公司更少 。
平台上司机逐渐多起来 , 但陈柄耀与陈慧伶坚持Grab团队要特意与每位新加入的司机见面 , 再批准他们的加入 。 这个貌似“多余”的环节让他们被迫放慢速度 , 却又是他们心中的必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