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哪一年提出的?

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的经济,是在一定的法律规则约束条件下的市场主体相互竞争的经济,资本追逐利润,居民追求利益是市场竞争的根本动力 。
市场竞争的结果,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经济活力和经济运行效率,同时由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资源禀赋差异即便是在竞争机会均等条件下也会导致竞争中的居民财富差距、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的财富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和消费不平等现象 。
就我国来看,由于近年来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居民财富差距、收入差距、消费差距、生活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一-些“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 上房”的困难群体 。按照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上的“ 效率出自市场,公平经由政府”的分工不同,政府必须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公共职能,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帮助困难群体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民生性问题,满足困难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低层次需要 。


(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缩小居民消费差距.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方面,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现象又是拉大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原因 。
就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来看,伴随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的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了低保水平、养老保险、公共卫生、公共医疗等方面;就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分析,由于我国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各地财政供给能力存在着很大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类别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
不仅不同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存在明显差别,而且各地在最低生活补助标准、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社会保障水平、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就基本公共服务的行业差距考虑突出的表现是由于政府缺乏对公共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有效控制,导致了本该由社会共享的国有资产收益转化成了垄断行业的内部利益 。


(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由于许多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因为贯彻调控政策而不能实现资源有效开发利用,这些地区将会与那些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并且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影响,导致不同区域间的财政发展不平衡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
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按照生态补偿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使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居民因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得到相应的政策性经济补偿,只有按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财力均等化要求 。
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才能使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能够得到相应的财政补偿,防止因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而拉大不同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


(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建立和谐的利益分配机制为基础,以利益和谐促进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
针对我国存在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因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造成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居民消费差距过大等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因素,按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执政理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有利于发挥政府解民困、缓民急的作用,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满足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对最低层次的基本公共服务需要 。
通过重点提供的民生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解决社会普遍面临的民生性公共问题,有利于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使全民共享政府提供的公共利益,有利于实现公共性的利益和谐、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

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哪一年提出的?

文章插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哪一年提出的?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2005年提出的 。
【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哪一年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