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都来抢咖啡生意,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 二 )


而同仁堂按照2020年规划 , 知嘛健康未来一年要在北京布局300家门店 , 其中社区店、购物中心店、写字楼店各开100家;并将通过直营和加盟的方式 , 在全国一线城市布局50家提供精准健康综合解决方案的城市旗舰店 。
不过 , 目前来看 , 知嘛健康的开店速度远没有达到预期 , 拟于去年末在北京合生汇购物中心开张营业的1000平方米的新店 , 至今未见踪影 。
中石化当年开“易捷咖啡” , 被诸多媒体报道“近3万家店 , 铺开网点后碾压其它品牌” , 而现实是 , 易捷咖啡目前在全国只有21家门店 , 且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北京、安徽、江苏三地 , 并未在全国铺开 。
个个都来抢咖啡生意,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
文章图片
在这其中 , 中石油算是“折腾出小成就”的一家 。 公开信息显示 , 好客咖啡实际包含了现磨+即饮+冻干3条产品线 。 据悉 , 目前做现磨咖啡的门店超过120家 , 有零售咖啡的门店超过8000家 , 加起来2021年度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 。
也就是说 , 只看现磨咖啡 , 实际销售额远远小于展露出来的数据 。
各个品牌的KPI , 似乎都挺难达成 。
风口之下 , 老字号老国企做咖啡 , 挺难
梳理了各个品牌跨界做咖啡 , 我们发现普遍存在“高开低走”的状态:一开业引发圈内躁动 , 各大媒体360°全方位分析报道 , 随后变得沉寂 , 有的开出多年也无法掀起波澜 。 尤其是伴随着各黑马品牌的崛起 , 更是让这些跨界品牌显得“可有可无” 。
这其中 , 有的直接关张大吉 , 也有不少品牌干脆采用快闪店的方式做小店 。 总体上来看 , 品牌周期和势能都不算高 , 没有特别突出的成功案例 。
个个都来抢咖啡生意,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
文章图片
是什么让这门生意并不好做?
首先 , 这些老字号、老国企 , 具有强烈的主牌标签 , 破圈不易 。
在内参君的采访中 , 不少人认为 , 同仁堂“还没喝就一股中药味”;而狗不理的咖啡 , 深受主品牌“昂贵宰客”的旧印象干扰 , 让人觉得“也会被宰一杯” 。
个个都来抢咖啡生意,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反而是中国邮政的咖啡 , 代表着不同业态的全新跨界 , 绿色广告牌叠加食品业务 , 可以做流量的叠加 。 不过 , 标签效应依然如梦魇一般存在 , “中国邮政在很多人心里是慢的代言 , 我总觉得他们的出餐效率也很低 。 ”一位受访者开玩笑说到 。
中石油、中石化的咖啡 , 则让人觉得“超过711这种便利店的咖啡价格就不值了” 。
可见 , 跨界做咖啡 , 主牌固有的标签很难摘掉 。
其次 , 网点效应并不能是快速拓店的关键 。
从中石油、中石化的咖啡可见 , 即便有先天的网点优势 , 也未必能迅速铺开 。 毕竟 , 不是每家店都适合打造咖啡消费场景 。
好客咖啡负责人表示 , 现磨咖啡作为一个慢生意 , 很难在现有市场下快速成功 。 毕竟 , 咖啡做的是熟客生意 , 依靠高频复购 , 而加油是随机行为 , 很难让消费者固定到一家店去加油(以及购买咖啡) 。 在他看来 , 加油站咖啡 , 能做成的关键在于全民咖啡消费的觉醒、人均咖啡杯量的提升 。
同样的道理 , 放在邮政咖啡也不难理解 。 “网点效应听起来很美好 , 但只是一个大背景而已 , 每个网点覆盖的周边人群不同 , 空间也具备差异 , 并不能和发展速度划等号 。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
个个都来抢咖啡生意,苦不苦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