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写作这诗想表达情感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翻译与赏析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南唐·李煜林花谢了春红 ,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 相留醉 ,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的这一首词完全不需要翻译 , 现代人就可以将其读懂 。

李煜写作这诗想表达情感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翻译与赏析

文章插图
李煜成阶下囚之后 , 写下一首《相见欢》 , 怨恨多得就像东流的江水 。
李煜作亡国之词 , 虽大多用语浅白 , 但用情却至深 。王国维认为他之所以用“赋体作词”直抒胸臆 , 是因他“阅历较浅” , 于是只能夸他是“主观之诗人 , 不必多阅世 , 阅世越浅 , 则性情越真” 。
其实 , 李煜能在南唐纷乱的宫廷斗争里活下来 , 怎么也谈不上“阅历很浅” 。他之所以把词意写得很浅 , 除了天性之外 , 也是为了摆脱了“花间词”的步调 。
在《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中 ,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 , 李煜借鉴了杜甫诗歌中的句子 。这就说明了:他词风的转变 , 固然与个人经历有关 , 但也是他主动追求的结果 。
正是这种“主动”追求 , 使李煜摆脱了前人的束缚 , 最终才能脱颖而出 , 成为了与“花间派”相抗衡的“南唐派”的代表词人 。
一、《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赏析《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 , 相留醉 ,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李煜的这一首词完全不需要翻译 , 现代人就可以将其读懂 。事实上 , 很多人因为不了解李煜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 所以没读明白词中含义 , 误以为它只是一首普通的抒发亡国哀愁的词 。
周汝昌先生在讲解“林花谢了春红”的时候 , 说:这一句并没有说明是林中的什么花 , 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出 , 李煜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美好事物的消逝 。
其实 , 如果《曲江对雨诗》说得还不够直白的话 , 那么在杜甫的另一首诗《别房太尉墓》最后一句中 , 有一句“唯见林花落 , 莺啼送客闻” , 就讲解得很详细了 。
这里的“林花” , 就是指逝者坟旁树木上开出来的红花 。只要读过杜甫这两首诗就会知道 , 这里是很明显地发出了“亡国悲音” 。
词中的故事发生在一次凭吊事件之后 , 李煜很有可能是刚刚焚香祭拜过南唐将士的亡灵 。“谢了春红” , 指春天过去了 。也就是说 , 不知不觉 , 南唐亡国又一年了 。
【李煜写作这诗想表达情感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翻译与赏析】李煜最后是有复国之心的 。然而他却是有心无力 , 两年间南唐军节节败退 , 直至退无可退 。自己身陷囹圄之中 , 也只能感叹“朝来寒雨晚来风” 。
“胭脂泪”明指遍地的落红 , 仿佛是在说美人泣血 , 但是事实上却是指那些为南唐作最后征战的英雄们 。因为李煜投降的时候 , 南唐并没有全境沦陷 。
在江州 , 指挥使胡则与左军招讨使柯昶继续与宋军作战了四个月 , 最后城破殉国 。
后来 , 申屠令坚无故发狂 , 半夜在军帐中 , 不知与何人搏斗而亡 。刘茂忠独力难支 , 为了保持袁州百姓才投降 。他们二人的抗争 , 一直持续到李煜降宋的两年之后 。
再后来 , 又由卢绛接过重担 , 继续与宋军作战 。卢绛改走山中 , 打算从金陵突围 , 未能成功 。他身边的那些州县都投降了 , 就他依然不肯降 。
于是 , 卢绛就打算到转到闽中 , 继续和宋军战斗 。但是当他路过歙州的时候 , 刺史龚慎义不肯出来迎接他的军队 , 他直接就把龚慎义杀掉了 。
李煜本身也曾经努力利用长江天险 , 积极御敌 。最后只是因为双方的力量太悬殊 , 为了保全城中人民 , 不得不投降罢了 。
所以说他后来 , 一心想等待一个复国的机会 。而这也是他最后被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
“胭脂泪 , 留人醉” 。后人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就是这个意思 , 它是遍地“林花”陨落之后带来的感触 。
在这里 , 李煜并非是因为“落红”而产生的伤感 。对于牺牲的英雄 , 任何的“同情”都是侮辱 。对于南唐那些牺牲的英雄 , 只有尊重与赞美 。
“几时重”的“重”字 , 按照《相见欢》的词格 , 应是平声字 , 所以读“chóng” , 意思是“几时再重现” 。但是说完这一句后 , 李煜就知道根本“不可重见” , 于是他又说“人生长恨水长东” 。
二、最高明的“共情”李煜这首《相见欢》 , 如果只从表面上理解 , 你可以将它当作一篇简单的伤春之作 。读者甚至可以完全不必理会作者身份 , 就能通过自己的人生经验 , 与这一首词达到最大的“共鸣” 。
假如不研究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 并单纯地来看这首词的话 , 那么它所表达的就是一种生命易逝的伤感 。
在这里 , 把“胭脂泪”当成了美人泪 。爱人离去了 , 什么时候才能重温鸳梦呢?没有办法重温了 。人生的恨意 , 只有附着流水 , 滚滚向东流去了 。
因此 , 这一首诗表面上看着有些粗浅 , 但是事实上确实蕴藉隐秀 , 内涵和境界远胜普通的“花间词” , 是一首典型的“南唐派”作品 。
李煜这首《相见欢》 , 拆解了杜甫《曲江对雨诗》中的“林花著雨胭脂湿” 。把“林花”与“胭脂湿”的意象 , 分别用到了上下两阙当中 , 并且赋予了它们更加细腻、丰富的内涵 。
再通过长短句特有的音律之美 , 从艺术上实现了真正的雅俗共赏 。因此 , 绝对不是像王国维说的那样 , 只是因为李煜“阅历浅” , 所以才能写成这样 。
以赋的手法来写词 , 很显然是李煜有意而为之 。看起来 , 他也没有少读杜甫的诗歌 。
结语从前看梁实秋在书中谈阅读时 , 有一段话大意是说:中国古代不靠阅读而能自己成书的 , 恐怕只有屈原一人 。因为屈原写《楚辞》时 , 我们无法知道他当时有什么可供参考的书籍 。
李煜纵然是天才 , 也绝对不可能像王国维说的那样 , 只靠着“阅历浅”保持住了赤子之心 , 再凭着赤子之心去进行创作 , 这种说法未免把李煜看得太低了 。
事实上 , 李煜的确是“天才” , 但是他也有努力学习前人的长处 , 并经过自己的摸索 , 才形成了后来的风格 。最终 , 成为了与“花间派”并驾齐驱的“南唐派”的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