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互联网一代”开启新节俭模式

去年2月 , 即将面临本科毕业的朱安安 , 只带了几件衣服和洗漱用品 , 就从老家甘肃踏上了到北京实习的旅程 。 在酒店应付着住了一晚 , 第二天就搬进了租住的房子 。 而房间内生活用品大都需要自己购置 。 在实习同事的推荐下 , 她一口气通过拼单买下了被子、枕头、地垫、镜子、插线板、电水壶等 , “林林总总加起来才不到200块钱 , 很划算 。 ”朱安安第一次尝到了拼单的甜头 。
拼单团购、积分兑换、领取优惠券、购物节囤货、买卖二手商品……对于就读于河南一所高校的陈宇轩来说 , 这些五花八门的网络购物模式 , 都是“为我所用”、达到省钱目的的窍门 。 想要获得网购优惠并不难 , 陈宇轩的一名室友就是“薅羊毛”达人 , 遇到合算的生活日用品打折、拼团 , 总会召集室友一起参加 , “平时买洗衣液、囤纸巾之类的消耗品 , 这样的方式确实对钱包很‘友好’” 。
不同于传统的线下砍价、在商超打折季购物囤货的场景 , 网络环境下新消费模式的兴起 , 催生了互联网“新节俭模式” 。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相关问题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 , 共回收来自123所高校学生填答的1873份有效问卷 。 调查结果显示 , 68.55%受访者曾在互联网平台上寻找五花八门的省钱方式 , 20.18%受访者因没有渠道而尚未尝试 , 也有11.27%受访者觉得没有必要尝试 。
常“薅”常新 , 网络新消费模式催生省钱新方
一款平常卖每瓶四五十元的面霜 , “三八”妇女节那天通过各种优惠叠加 , 6瓶总共只用80元 。 “朋友来找我拼单 , 感觉还不错就买了” 。 就读于武汉大学的姚然对这次优惠了150元的购物体验印象深刻 。 作为一名网购爱好者 , 她对如何用实惠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很有一套心得 。 在拼多多拼单、在抖音直播间领取优惠券、需要的物品攒到打折季再买、对比不同电商平台的物价……省钱的方式可谓花样百出 。
每月1500块钱的生活费 , 既要让自己花得开心 , 又不能超出额度 , 在山东读书的刘圣乾已经在精打细算中磨练出了“平衡的艺术” 。 像日常必需的纸巾、书本、沐浴液、洗衣液 , 他通通选择在拼单团购平台购买 , “量大便宜 , 花几十块钱就能用上大半个学期 , 而这些钱只够在超市买上一大瓶洗衣液 。 ”
网络购物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 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消费方式 ,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 , 走在网络消费的浪尖 , 选择在网上“薅羊毛” , 已经融入一些受访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习惯 。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 , 受访大学生选择最多的网购省钱方式 , 是使用电商平台拼单团购功能(59.58%) , 其次是网络“货比三家” , 对比不同平台、商家产品的性价比(58.36%) 。 此外 , 把需要的商品攒到购物节、打折季再买(37.85%) , 通过电商购物平台、直播等领取优惠券(37.27%) , 用积分兑换优惠券或现金(34.49%) , 在二手平台购物(21.62%) , 通过二手平台售卖闲置物品(17.03%)等 , 也是受访大学生的选择 。
和上一代人线下砍价 , 在商场、超市打折季时购物的场景不同 , 陈宇轩对线上“薅羊毛”兴趣十足 , 但对线下商店的折扣活动不太“感冒” 。 “一是因为线下商店打折的消息 , 要靠人发传单 , 不一定能赶上 。 而且去线下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 , 信息也不是非常对称 , 如果我花时间去了线下商店 , 但发现优惠没达到我的预期 , 体验感就不太好 。 ”但在线上可以随时关注商品价格的变动 , 同样的时间里能浏览的商品也更多 , 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成本就能获得省钱的机会 , “便利性还是首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