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传统工艺有哪些,中国古代工艺的4个重要品种有哪些?

南京传统节俗自古“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南京又是十代都会,“衣冠文物盛于东南和都市大气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 。春节以前称元旦,俗称过年 。南京人过年要洒扫庭除,张灯结彩,穿新衣,戴新帽,贴春联,放鞭炮 。南京人过年大门上贴春联或门神,还有文人雅士在大门贴一幅画鸡,取“鸡日相长”之意 。这是他处所没有的 。初一早上必饮屠苏酒 。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宁府,在诗中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此俗始于南朝,千百年来,南京人一直饮用,而且形成一套规制:日升之时,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第饮之” 。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 。上午起,亲友至拜新年 。在客人到来时,双手合揖,并以茶点相待 。还献二枚元宝蛋,称“进元宝” 。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元宵灯会正月十五是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称元夜,夜与宵同义,便称元宵 。元宵节最初由祭祀而起,渐演为隆重热烈异彩纷呈的娱乐节庆 。古时为一日,唐代为十六至十八,三日;宋代为十四至十八,五日;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把元宵节一下延长为十日,即初八至十七,十八落灯 。食品也由食豆粥,改为品尝元宵(汤圆),南京有“上灯元宵,落灯面”之俗 。明清两代,南京元宵灯会,有玩龙灯和挂纱灯之俗 。玩龙灯不但老百姓玩,军人也玩,长度也为他处所不及,短的十余丈,长的百余节,玩起来多则上百人 。纱灯有楮练纱帛,而且有名人在上面作画,愈是高手价值愈高 。商家届时也在店前举办猜灯谜活动,吸引众多游客,猜中者即奖所售物品 。有一种由南京人首创的“走马灯”,外罩灯笼,内点蜡烛,利用空气热胀上升的原理,带动灯面转动,灯面上画着各种姿势的骏马疾驰,宛如万马奔腾 。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之为中国古代人的一项发明 。龙灯气势磅礴,纱灯精美绝伦,五光十色,万象争辉,引得长居逗客倾城出,欢歌笑语动地来,“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 。近几十年来,夫子庙元宵灯会越办越红火,利用新工艺、新材料,声光电控,五花八门,维妙维肖,斑斓夺目 。灯会自春节起,为期一月 。期间,每天吸引四方游客达二三十万人之多 。清明踏青清明节自古以来由于注入扫墓祭祖的习俗,受到历代朝廷和民间的重视 。民间届时上坟祭扫、祭洒、烧纸、挖盖坟帽、插柳以表达慎修追远的情思 。并带茶点到看坟地者门上看望,看坟者亦留食茶饭,互称“坟亲家” 。此时正值春光明媚,男女藉以到郊外牛首山、雨花台、梅花山“携酒游山,谓之踏青” 。有谚云“春牛首” 。近年牛首山又经修葺增设景点,并与附近新开发的将军山联成一线,成为游人观赏郊野自然风光的绝佳之处 。此外,城南雨花台、东郊梅花山也是游人常到之处 。近十多年来,梅花山造万亩梅园,还举办国际梅花节 。每到春晖融融,万花争放,云蒸霞蔚,暗香浮动,男女毗肩接踵,陶醉在香雪海之中而留连忘返 。端午节游秦淮夏历五月初五叫端午,又称端阳 。这一天,南京人最喜吃粽子、绿豆糕,以及食“炒五毒”(用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杂炒)、苋菜和雄黄豆,饮雄黄菖蒲酒,以求免灾 。用经过曝晒的水洗眼,谓之“破火眼”,说可免一年眼疾 。还用菖蒲、艾叶醮水洒地而后插门楣,用以“禳灾” 。悬挂钟馗图像及方士刻印的五毒(蟾蜍、毒蛇、蝎子、蜈蚣、壁虎)形图,“驱鬼避邪” 。儿童颈项挂五色丝络,络中装咸鸭蛋;臂系五色丝挽成的丝绦,叫“长命缕”,穿虎头鞋,背虎头披,用雄黄酒在额上画王字 。妇女鬓也插五彩老虎花 。午饭后,全家人去夫子庙观看秦淮河龙舟竞渡 。金陵龙舟向有“三帮”,有河帮、江帮、木帮,龙舟之多,规模之大,别处也不多见 。各船均饰以彩筝;有少儿扮戏中人物在上作种种游戏 。当舟过之时,河岸人家掷银角、铜钱或放鹅鸭,为龙舟竞取之以为乐,谓之“夺标” 。岸边男女蚁集,罗绮如云,金鼓齐鸣,欢声雷动 。富庶人家还事先订租游船,泛舟览胜 。秦淮游船自唐朝兴起,明清直至民国前期为盛 。画船箫鼓,桨声灯影是秦淮河上一道斑斓夺目的亮丽风光 。这在顾起元《客座赘语》、孔尚任《桃花扇》和余怀《板桥杂记》中均有生动记述 。近20多年来,秦淮河又进行了大力整治,定期换水,增添画舫,景色宜人 。入夜,秦淮两岸万家灯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游人置身游船中,船在景中过,人在画中行,自有别样情趣 。中秋圆月摸秋八月十五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 。此夜,天上月圆,人间圆月,即使身在外地也要赶回家团聚 。南京人喜合家赏月,叫“庆团圆”,团坐聚饮称“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皆为游人赏月之所,而以游玩月桥为最盛 。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为旧院所在地 。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 。是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 。明亡后,遂渐衰落,后人有诗云:“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长板桥,即原玩月桥 。清以下,赏月之风仍盛,人们祭月,陈列鲜果、月饼,燃放斗香(扎香如塔式,上加纸斗,叫斗香),讲《嫦娥奔月》故事,然后分食月饼 。月饼以瓜埠“赖月”,民国时期以“金陵套饼”为上乘 。此夜,南京女子有摸秋之俗,到茉莉园“摸”(以摸“偷”瓜果取乐)得瓜豆者宜男,此游戏盛传颇久 。近20年来,人们又重视中秋节,登台城赏月,或去玄武湖、夫子庙秦淮河划船赏月 。自购或单位赠发月饼颇为盛行,圆月之夜情意融融 。重阳登高会夏历九月初九日,因月日皆为阳数,故称重阳 。历史上建康(今南京)人在这一天都外出登高,形成“登高会” 。此俗源于一个古怪离奇的避邪传说,南朝梁人吴均写的《续齐谐记》中有详述 。从魏晋南北朝及至明清,建康重阳风俗犹盛 。当时居城南登雨花台,城中登北极阁,城北登幕府山,尤以幕府山为最著 。此山汉时建有一亭,晋元帝渡江传说“马化为龙”,遂命此亭为“化龙亭”;山侧有梁达摩古洞,游者甚众,形成“幕府登高”之俗 。清嘉庆十年(1805),由胡兰川太守(江宁知府)等府县官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发起,有制军、抚军主其事在山上建“望江楼”,长夜明灯,既为导航灯塔,又可观览胜景,被远近百姓誉为善事 。重阳节,南京人喜食重阳糕,“或粉或面为之,又用面裹肉炊之,称骆驼蹄”,饮菊酒,赏菊花,制重阳旗赏给儿女,如此日嫁女必送旗及时鲜盒,谓“重阳节盒” 。如今人们逢重阳也欣然登高,但不为避邪,而是欣赏祖国壮丽河山及建设新貌,惬意之感油然而生 。当今四季旅游节春 ·南京国际梅花节梅花,是南京市花 。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自六朝至今不衰 。而今,南京的 珍珠泉 、傅家边、古林公园等处均有梅观,尤以梅花山为最佳 。每年的2月底至3月中旬,南京都要举办国际梅花节,参加梅花山主会场活动的多达40万人次 。夏 ·江心洲葡萄节江心洲,南京城西南部长江中的一个岛,风光旖旎,景色优美 。每逢7月至8月,岛内千亩葡萄园硕果累累,游人登洲观大江风貌,享天然氧吧,尽情体验采摘葡萄的野趣 。秋 ·南京雨花石艺术节雨花石,南京标志物之一 。金秋九月,都要在雨花台风景区举办“天降雨花”表演、雨花石精品展、研讨会、采石游等系列活动 。雨花石产地的六合县同时开展分会场活动 。冬 ·迎新年听钟声活动迎新年听钟声活动通常在栖霞寺钟楼举行 。由寺院法师念经祈祷和平,祝愿民安,再由主持于宾客代表共同撞响铜钟108次,全场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气氛 。灵谷桂花节位于中山陵园风景区的灵谷桂园,是一个占地1700亩、种植桂树近2万株的全国最大的桂花专类园 。每年九月丹桂飘香时,繁盛的花事,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灵谷寺品秋赏桂 。高淳螃蟹节每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到高淳,品螃蟹,看大佛,逛老街”已成为南京人的习俗 。在高淳老街、游子山、迎湖桃源三大景区还将举办戏曲、马灯、武术、龙舟表演和万人品螃蟹、篝火晚会等活动,令中外游人流连忘返 。浦口生态旅游节素有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里银杏美誉的浦口生态旅游节,是集欣赏、参与、游玩为一体的旅游节庆活动 。人们通过泼水节、民俗文化节、登山烧烤节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山、水、绿色、空气”的自然生态美景 。南京盐水鸭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久富盛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南京盐水鸭一年四季皆可制作,腌制复卤期短,现做现卖,现买现吃,不宜久藏 。此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 。每年中秋前后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是因为鸭在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故美名日:桂花鸭 。《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 。”桂花鸭“清而旨,久食不厌”,是下酒佳品 。逢年过节或平日家中来客,上街去买一碗盐水鸭,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礼节 。雨 花 石南京特产,盛产于雨花台、菊花台等地 。据研究,上等的雨花石是一种玛瑙 。相传南朝梁武帝时,高僧云光法师在石子岗讲经,感动得上天落雨如花 。花雨入地即变成无数大如鸡卵,小似蚕豆,绚丽多姿的砾石,雨花石由此得名,石子岗也改名雨花台 。雨花台所产雨花石,是经过流水搬迁作用而磨圆的各种砾石,主要成分是石英砂岩、石英岩、硅质岩、火成岩等坚硬的岩石和石英、玉髓、蛋白石一类的矿物 。前者无鲜艳的颜色与光泽;后者即石英、玉髓等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常见颜色有白、乳白、微黄色 。也有红、紫、绿、蔷薇、黑色 。还有一种由不同颜色条纹组成同心状、环状、斑点状的玛瑙 。一些珍奇雨花石瑰丽无比,朦胧的透明中似有山川云霞、花鸟鱼虫,鬼怪神仙,还有内中图案形同猪八戒、孙悟空的,更为世人赞誉 。人们常将雨花石“养”在水盂中,陈列案头,作为观赏之物 。南京的民间艺人还将雨花石琢制成各种艺术品,天然人工合为一体 。雨 花 茶雨花茶 南京特产,也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它外形圆绿,条索紧直,锋苗挺秀,带有白毫,犹如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为雨花茶 。雨花茶主要生长在南京市郊,在原料选择和工艺操作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谷雨前,采2.5至3公分长一芽一叶的嫩叶,经过杀青、揉捻、整形、烘炒四道工序,全工序皆用手工完成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冲泡后,茶色碧绿而清澈,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除烦去腻等功效,1966年起畅销海外,在日本、东南亚一带,人们将雨花茶当作珍贵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南 京 板 鸭南京板鸭驰名中外 。明清时南京就流传“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咸板鸭 。”的民谣,可见南京板鸭早就声誉蜚然了 。板鸭是用盐卤腌制风干而成,分腊板鸭和春板鸭两种 。因其肉质细嫩紧密,像一块板似的,故名板鸭 。南京板鸭的制作技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时,地方官员总要挑选质量较好的新板鸭进贡皇室,所以又称“贡鸭”;朝庭官员在互访时以板鸭为礼品互赠,故又有“官礼板鸭”之称 。为金陵人爱吃的菜肴,因而有“六朝风味”,“百门佳品”的美誉 。板鸭色香味俱全 。外行饱满,体肥皮白,肉质细嫩紧密,食之酥、香回味无穷 。南 京 鸭 肫南京鸭肫是南京有名的土特产品之一,畅销中外,与板鸭齐名,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南京鸭肫形状扁圆,肉质紧密,携带方便 。肫肉紧韧耐嚼,滋味悠长,无油腻之感,是老少皆喜爱的佳肴珍品 。鸭肫干是南京人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是佐餐、喝茶的佳品 。它扁圆形,肉质紧密,易于保藏,携带方便,食之清香爽口,是人人喜爱的佳品 。南 京 香 肚南京香肚是南京著名特产之一,创于清同治年间 。其形如苹果,娇小玲珑,老南京俗呼之为“小肚” 。它肉质紧结,红白相间,吃起来香嫩爽口,略带甜味,既是宴席上的一道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佐食佳品 。南京香肚相传有120年历史,清同治时即闻名全国 。形如苹果,便于携带,皮薄如蝉翼,肉质细嫩,红白相间,风味独特,是一道名菜,也是佐餐佳品 。它的主要材料是鲜猪肉,一般是三分肥七成瘦,佐料是适量的盐、糖、香料等 。旧时凡圆席筵席,香肚所放之处,即首席客人所坐,“独居尊”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香肚的特色 。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南京香肚曾获奖状,从此驰名海外,远销各地 。南 京 云 锦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 。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 。它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我国三大名锦 。南京云锦生产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明朝时织锦工艺日臻成熟和完善,并形成南京丝织提花锦缎的地方特色 。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云锦织造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的云锦品种繁多,图案庄重,色彩绚丽,代表了南京云锦织造工艺的最高成就 。如今生产的云锦除出口做高档服装面料及供少数民族服饰、演出服饰外,又发展了新的花色品种,如云锦台毯、*垫、被面、提包、马夹、领带、挂屏等日用工艺品,并根据消费者需要,用各种纸盒包装 。南京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南京工艺“宝艺”之首,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誉为“三大名锦”,以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为特色,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云锦过去专供宫廷御用,现除少数民族做衣饰外,还出口国外做高档服装面料 。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撋螖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 。樱 桃南京是我国樱桃著名产地 。多产于玄武湖一带 。玄武湖的樱洲,因盛产樱桃而得名 。品种有东塘、垂丝、青叶等 。东塘樱桃为上呈,粒大味美,汁多色艳,品质极佳 。百 合南京传统特产,又名摱劳钒俸蝾产于南京东郊植物茂盛的钟山等地 。外皮白净、肉质丰满、香甜细腻,还可以长期储存 。

南京的传统工艺有哪些,中国古代工艺的4个重要品种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工艺的4个重要品种有哪些?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等 。
1、织锦
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 。中国丝织提花技术起源久远 。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有丝织物 。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色灿烂,技艺臻于成熟 。汉代设有织室、锦署,专门织造织锦,供宫廷享用 。
【南京的传统工艺有哪些,中国古代工艺的4个重要品种有哪些?】三国、六朝、隋唐时期是中国织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期 。东晋在国都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标志着南京云锦的正式诞生 。
到了唐朝,丝绸之路一派繁忙 。唐代贞观年间窦师伦的对雉、斗羊、翔凤等蜀锦图案,称为绫阳公样 。在织造工艺上由经锦改进为纬锦,纬锦采用纬起花的显花方式,突破了"锦花型"单元较小的局限,并出现彩色经纬线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的退晕手法 。
北宋朝廷在东京设“绫锦院”网罗了很多蜀锦织工为贵族制作礼服,从而形成宋锦 。
2006年,云锦、蜀锦、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部批准的织锦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南京云锦研究所以及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2009年,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2、印染
又称之为染整 。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 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 。
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 。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 。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 。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 。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3、陶瓷
陶瓷,英语:china 。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 。
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 。古人称陶瓷为瓯 。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
4、金银器
金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 。金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锤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 。
自从人类发现、认识了金银之后,就将其加工成为各种金银制品 。金银制品在商代即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已有金银镶嵌工艺 。金银器皿出现较晚,汉以前少见,至唐代才开始有较多发现 。
5、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 。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
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 。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 。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