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3亿人都在用、3年巨亏12亿,“互联网健身第一股”终于来了!( 三 )


以跑步课程为例 , 咕咚、乐动力、悦动圈、Nike+四款APP无论从GPS定位功能、页面设置、运动数据分析模板还是附加的跑步音乐、实景模式等设计 , 几乎如出一辙 。 缺乏差异化 , 就意味着对用户吸引力的降低 , 用户资源必然会被几个竞品摊薄 。

(图片来自中关村在线)
从这个角度看 , Keep早期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 , 和其抛弃跑步、骑行、健走、登山等传统运动模式 , 开发大量的有氧健身课程走出差异化路线有很大关系 。 但随着时间推移 , 同样的剧本再次重演:咕咚、悦动圈纷纷发力健身课程开发 , Keep的差异化优势现在已变得不再明显 。
另一方面 , 短视频、直播种草等社交健身模式的兴起 , 也一定程度上侵蚀了Keep等垂直APP的份额 。
Keep副总裁刘冬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 , 超80%的互联网健身APP用户都是被直播课程吸引来的 。 在此背景下 , Keep、咕咚等健身APP最大的竞争对手并非彼此 , 而是B站、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 。 比如去年火爆全网的帕梅拉、韩小四等B站up主 , 就撬走了不少Keep的用户 。
截止发稿时 , 帕梅拉在B站拥有738万粉丝 , 单条视频播放量轻松破十万 , 过百万的视频也不在少数 。 课程更丰富的韩小四AprilHan也积累了278.7万粉丝 , 视频最高播放量达到300万+ 。
对于这些崛起的外部实力 , Keep尝试采取“打不过就引入”的策略 , 目前已经和韩小四、帕梅拉合作开发了多个健身课程 。 但问题在于 , IP的价值不在Keep自身 , 而在这些大热up主自己手上 , Keep自身内容差异化优势下滑、教练个人IP知名度低的症结并没有得到根治 。

(韩小四等健身up主视频播放量相当可观 , 图片截自B站)
在这双重重压之下 , 互联网健身市场的衰退也是肉眼可见 。
比达咨询数据中心的报告显示 , 自2015年达到92.1%巅峰之后 , 国内运动健身APP活跃用户规模增速就一路下滑 , 到2018年已经跌至34%左右 , 此后几年也没有太大起色 。
根据价值研究所的观察 , 除头部平台Keep之外 , 咕咚、悦动圈、乐动力等平台的生存状况也都不太理想 。
在2018年还力压Keep和咕咚 , 坐拥运动健身APP最高月活用户规模的悦动圈已经4年没有完成任何融资 。 据界面新闻报道 , 悦动圈母公司悦动天下2020年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 2021年前三季度的净盈利也不足千万 。 而在2014年风口刚爆发那会儿 , 悦动圈可是腾讯、小米等巨头争抢的优质标的 。
去年12月份 , 力盛赛车作价1.77亿入股悦动圈 , 持股25% 。 但好不容易迎来新资本 , 悦动圈还要面临严苛的“业绩对赌”:根据协议 , 悦动天下2022-2024年度需要分别完成不低于1850万、2850万和5300万的净利润目标 , 否则需要对力盛赛车进行补偿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悦动圈的业务依然要面临巨大压力 。

(图片来自UNsplash)
然而 , 对于遭遇诸多挑战的互联网健身行业 , 价值研究所认为外界依然应该抱有耐心和希望 , 毕竟风口尚未消失 , 市场仍有潜力 。
去年8月份 , 有关部门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规划文件中曾提到 , 要未来五年要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 , 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 。
从政策导向来看 , Keep为首的互联网健身平台仍踩在时代的风口上 , 市场的潜力也尚未完全释放 。 对于这一批互联网健身平台来说 , 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商业化变现 , 及早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
互联网健身平台如何跑通商业化之路?事实上 , 为探索商业化转型而调整业务模式 , Keep在很早之前就做出过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