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翻译详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

原文翻译详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

文章插图
【原文】
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②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③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意译】
①(一般统治者根据一些自以为恒定不变的“常名”采取不合道的行动之后,往往会得到与此概念目的相反的结果 。)当天下人被宣导后都赞美同一种东西,并都去追求和获得“赞美”的东西时,就会出现令人厌恶的结果 。当天下人被宣导后都认同同一种东西是高能力“善”,并都去追求和获得“善”的能力时,就会出现普遍无差异的低能力“不善” 。
(其实,一般统治者基于“常名”而作为,本质上是有所偏爱而破坏了具体事物的整体性 。在人的二元认知模式中,具体事物必然具足整体性,体现为有不可或缺的二元属性 。)
(比如,)从“生(生成)”的角度看,认定有具体之物出现,此物中有“有、无”之相对属性 。从“成(完成)”的角度看,具体事情中有“难、易”之相对属性 。从“较(比较)”的角度看,具体物件中有“长、短”之相对属性 。从“倾(倾斜)”的角度看,具体物形中有“高、下”之相对属性 。从“和(应和)”的角度看,具体声响中有“音、声”之相对属性 。从“随(跟随)”的角度看,具体队伍中有“前、后”之相对属性 。
(这六组二元属性所构成的各自事物的整体性,在治国理政时也会涉及到,统治者同样不能基于“常名”而偏爱一元忽略另一元;否则,就是妄作有为,就是宣导特定价值导向,是会出问题的 。)
②所以,得道的圣人(治国理政时,不会基于“常名”而妄作有为,)所做的都是符合“无为原则”的事;(也不会对百姓宣扬割裂具体事物整体性的单一价值导向,)所实施的是(以“信”为本质的)“不言之教化” 。
【原文翻译详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及翻译】③(“道”是怎么做的呢?“道”的做法可谓是真正的“无为”和“不言之教” 。)“道”任由万物自由兴作而不施加有所导向的言辞,“道”创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道”不依赖对万物的作为(付出)而对其有所要求,“道”成就万物而不居功 。正因为“道”不居功,所以“道”的功德没有离它而去,永远存在 。
【细读前言】
1、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老子指出,一般统治者据“常名”而作为,以及偏爱具体事物整体性中的一元而作为会带来种种问题,据此论述统治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道理 。
2、当下而言,本章的最大启示不在于其主旨宏义,而是让我们从老子赋予的“二元认知模式”的含义,来审视和升华自己固有的二元观念,杜绝知行悖论的出现 。
3、第一章说,“名可名,非常名 。”相关的语意是,“名”作为概念,是人的认知和观念的体现;当它作为人的行为依据时,分为世俗的“常名”与合道的“非常名” 。
本章承接这样的语意,先以两个例子说明,一般统治者基于“常名”而作为,往往会适得其反 。然后列举了二元认知模式中六组相对的二元属性,意在说明:一般统治者基于“常名”而作为,本质上是有所偏爱而破坏了具体事物的整体性,从而出现种种问题 。接着说,得道的圣人就是明白这样的道理,并坚持相应的做法,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最后以“道”为终极依归,作原理的说明 。
4、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子在这里谈八组二元概念,集中论述了“二元认知模式”相关的问题 。从二元认知的角度讲道理,是老子的两大论述路线之一 。可以说,读不懂第二章,《道德经》就废掉了一半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我的翻译是:(一般统治者根据一些自以为恒定不变的“常名”采取不合道的行动之后,往往会得到与此概念目的相反的结果 。)当天下人被宣导后都赞美同一种东西,并都去追求和获得“赞美”的东西时,就会出现令人厌恶的结果 。当天下人被宣导后都认同同一种东西是高能力“善”,并都去追求和获得“善”的能力时,就会出现普遍无差异的低能力“不善” 。
1、先对比一下流行的翻译:“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好的,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良的东西是善良的,丑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注意!这样译出来的“美与丑、善良与丑恶”的两组概念,不是老子原有的“美与恶、善与不善”的两组概念!
①老子谈的一对概念是“美与恶(wù)”,也就是人们在情感上“赞美与厌恶”的转化问题 。
美,赞美的意思,表示人对某事物的亲切好感 。恶,厌恶的意思,表示人对某事物的嫌憎反感 。在古代,经常是“美恶(wù)”相对而论的,例如“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而现在,确实是“美丑”相对而用的比较多,或许受此影响,很多人在认定“美”为“美好”的前提下,先把“恶(wù)”改为“恶(è)”,再把“恶(è)”改为“丑”!这样一改再改,就以为老子是在谈“美丑”相互依存关系的问题了 。再说,可以因“丑”而“恶(wù)”,但所“恶(wù)”者不一定“丑”;既然作者只谈“恶(wù)”,我们就不要献“丑”了 。
②老子谈到的另一对概念是“善与不善”,也就是人们在能力上“善于与不善于”的相互比较的问题 。
“善”字,在整部《道德经》里共出现51次,丝毫没有“善良品性”方面的含义!除极个别是“善待”的意思外,余者都是用于“表示能力强”!善于或者擅于的意思 。其中,没有一例是“善恶”相对而用的!而我发现,“善”与“不善”连用的情况却共有7句!就算是“善良”的意思,对应的也只能是“不善良”啊!进而,当“不善良”可以转换为“丑恶”的时候,学术的严谨就荡然无存了 。(关于“善”,细读第八章时再谈 。)
2、接着看两组概念内,各自是如何转化的?
①“美”如何转变为“恶”?人们对事物有了好感的想法(赞美)之后,往往是有后续行动的,如果只是个别人的行为,那问题不大;如果多数人一致行动的话,就会出现与先前想法相反的结果,即“(厌)恶” 。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全国人民都“东施效颦”的话,是一种怎样令人厌恶的景象?之前,韩式的美容很盛行,以致后来有“撞脸”的说法,现在的热度已大为减弱 。而很多人都有真实感受的是,在凌厉的汽车广告下,买车是兴奋的,当道路成了停车场,堵车的烦恼就逃不掉了 。
②“善”如何转变为“不善”?人们认同一种东西是高强能力之后,往往会去追求和获得;如果是个别人的行为,那问题不大;如果多数人一致行动的话,就会出现与先前想法相反的结果,即无差异的低能力“不善” 。
人们在秉赋和能力上有差异,是自然的;在一个国家里,是正常的 。在古代,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导向下,人们都认同“读书”代表一种高能力,大家都挤破头去读书,去考取功名,从而造就了大批“无差异的低能力”的读书人,由此逐步走向极端的科举制度,最后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之一 。当代,曾一度出现高校升格热,制造了一大批能力平平的高文凭的毕业者,也是例证 。
3、那为什么会有“一致行动”呢?因为“天下皆知”!这才是关键!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一个观念,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宣导,怎么会“天下皆知”呢?老子在这里并不是泛泛而谈所谓的辩证法,而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告诫统治者要遵循自然之道,不要基于“常名”而做妄作有为的事 。
【(其实,一般统治者基于“常名”而作为,本质上是有所偏爱而破坏了具体事物的整体性 。在人的二元认知模式中,具体事物必然具足整体性,体现为有不可或缺的二元属性 。比如……)】
这是意译里的话,意思是要说明前后语意的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