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等
金融界3月1日消息,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 。
1.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任务采用了“气动减速-伞降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四级串联减速技术路线,建立了设计迭代改进流程和多学科综合优化方法,提高了系统应对故障工况和进入条件极限拉偏下的安全着陆能力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
2.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船脱离试验阶段,开始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我国正式进入太空站时代 。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我国载人飞船在太空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
3.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组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等报道了由11步核心反应组成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ASAP),该途径偶联化学催化与生物催化反应,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和氢气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全合成 。通过从头设计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非自然途径,采用模块化反应适配与蛋白质工程手段,解决了计算机途径热力学匹配、代谢流平衡以及副产物抑制等问题,克服了人工途径组装与级联反应进化等难题 。在氢气驱动下ASAP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分子的速度为每分钟每毫克催化剂22 nmol 碳单元,比玉米淀粉合成速度高8.5倍;ASAP淀粉合成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为7%,是玉米等农作物的3.5倍,并可实现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可控合成 。该成果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 。
4.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杨蔚、胡森、林杨挺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等利用过去十多年来建立的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年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岩浆水含量的研究 。结果显示,嫦娥五号玄武岩形成于 20.30±0.04 亿年,确证月球的火山活动可以持续到 20 亿年前,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火山活动延长了约 8亿年 。这一结果为撞击坑定年提供了关键锚点,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撞击坑定年的精度 。研究还揭示嫦娥五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并不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和水,排除了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或富含水降低熔点两种月幔熔融机制,对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
- 二氧化碳|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理由
- 知名专家学者|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2%!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7864亿元
- 空气炸锅|2021年高赞小家电出炉:空气炸锅只能排在末尾,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 【数说中国·黑龙江】佳木斯2021成绩单来啦!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理由
-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 (赵竹青)2月28日|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天问一号、中国空间站等入选
- 爱立信|最新报告:爱立信成为2021年全球最大RAN供应商
- 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 自制|超140家机构调研!怡合达(301029.SZ):2020年度公司自制供应占比48.14% 海外市场计划先在东南亚拓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