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山东和山西是以什么山为界限的?

在古代,山西山东的山一是崤山,二是华山 。
在古代,作为地区名的“山西”,最初并不指今山西省地区 。从文献记载来看,战国至西汉,人们是以崤山(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或华山(今陕西省华县东)为界来区分山东、山西地区的,当时的“山西”,是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主要是指以秦都咸阳、汉都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为中心的地区;当时的“山东”,主要指函谷关以东的黄河流域(包括今天的山西地区),有时也泛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比如《史记》常有山东豪杰如何如何,就是指的这层含义 。
在现在,山西山东的山是指太行山,山西东为太行,西为吕梁 。
到了东汉,开始以太行山为界划分山东、山西,东汉光武帝曾称赞大将邓禹“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即是指今天的山西省地区 。
这种变化,是与国都的位置相关联的,西周、秦、西汉的国都皆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华山或崤山以东的平原地区便是山东;东汉的国都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故以其北面的太行山脉作为地理坐标,以划分山东、山西 。
后来地区的界线日益准确,便以“山西河东”来指今山西地区,如隋末李渊曾任“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大使” 。到了元代,便设置了行政区“河东山西道”,明代初称“山西行中书省”,简称山西省,后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清代称山西省,今沿不改 。
山西地区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山右”,谓其在太行山右侧(古人是从北往南看,与现在地理方位观不同);又被称作“河东”(主要指晋南地区),是因为它位于晋陕交界之黄河以东的缘故 。
电影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中唱道:”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太行山是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太行山以东是河北而不是山东 。而山东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山东省名即来源于此 。
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两路,"山?东"第一次成为政区名称 。明初置山东行省,后改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山东布政司 。清初设置山东省,自此,"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 。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山东和山西是以什么山为界限的?

文章插图
山东和山西是以什么山为界限的?
山东、山西以太行山为界,古代的山东、山西,就是太行山以东是山东,以西是山西 。现代中国行政区划中山东与山西是不接壤的,中间还隔着河北,习惯上还是说太行山是山东、山西的分界山脉 。
山东的山,古时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崤山,古时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即秦国东边的中原地区 。另一个就是太行山,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山东省名即来源于此 。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
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如今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月,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 。
山西是明朝才有的,太行山以西 。山西的山是指太行山,山西东为太行,西为吕梁 。截至2018年末,山西省下辖11个省辖市、11个县级市 。
扩展资料
山东的历史沿革
夏禹分九州时,山东属于青州 。
商朝建立之前,山东西南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动中心,也是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 。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文王之子曹叔振铎于曹;武王之弟周公则封于鲁 。
齐国定都营丘,后改名临淄 。鲁国都于曲阜 。曹国建都陶丘 。
春秋时期山东境内有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莱、莒、邹、滕等国,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并吞 。
战国时代,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拥有 。
公元前221年,齐国成为最后被秦国吞并的诸侯国 。秦并天下,分天下为36郡,其中在山东地区设置了临淄郡、齐郡、东郡、薛郡、琅邪郡、胶东郡、济北郡 。
秦末汉初,项羽分封诸将为王,将齐地划分为齐、胶东、济北三国 。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山东和山西是以什么山为界限的?】西汉初年,山东大部分为齐悼惠王刘肥的封地 。汉武帝元封五年(106年),划分天下为十三州,在山东地区设置了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徐州、兖州 。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 。
东晋十六国北朝时期,至少几百万北方人民迁徙往南方、东方,大量北方、西方游牧民族进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北方等地,北方的民系出现巨大变化,山东地区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占领 。
隋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山东省分属15个郡,共166个县 。
唐朝全国设置10个道,以黄河为界,山东省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 。